台湾330凯道反服贸活动,民进党“天王”苏蔡吕游谢皆穿着黑衣现身,却只能在场边插花表态。对此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说:此一景象,不仅暴露民进党在运动中找不到位置的尴尬,更凸显了他们被青年军“反领导”的窘境。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此次学运两名主要领袖皆与民进党素有渊源:林飞帆曾是蔡英文宜兰竞选总部青年军,陈为廷则是杨长镇苗栗竞选总部青年后援会会长;他们的反服贸诉求,也如实呼应了民进党一贯的“反中”立场。但在这场学运中,不仅国民党被打得灰头土脸,就连民进党在场外静坐、当拉拉队的角色都深受约制,这恐怕是民进党始料未及。
尽管民进党透过各种形式在侧翼或幕后支持,但至少在外观上,学生领袖在运动过程中刻意与民进党切割;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做了高度切割,才能成功为学运造势。这种“尾巴摇狗”的现象,在反大埔、洪仲丘等事件中反复出现,也说明民进党的反对角色因过于僵化、投机和老套,已完全失去民众的信任,更遭运动排斥。
且看,在“立法院”被占领两周后重新开会的首日,“绿委”陈其迈趁着蓝军“立委”张庆忠正在发言时上前偷袭,往他身上泼了一杯水。经过一场学运冲撞,民进党依然不改其低级、无理的问政风格,恰恰说明民进党对民意的毫无自觉。可见,民进党从来不觉得自己对民主素质需要负什么责任,甚至以为自己的杯葛惯技还有市场;殊不知,新生代已经烦透了这些老套。
社论说,我们不必过度高估这次学运的表现。除了学生的脸孔显得相对清新,在论述上,他们的说词和民进党相去不远;在组织动员上,他们相当倚赖绿营的各路支持。然而,学生和民进党主导的群众运动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对公共秩序的强调(攻占“行政院”行动除外)。试想,如果凯道行动由民进党主导,群众能不发生冲突吗?从这个标准看,陈其迈的自制能力,比起学生,简直是幼稚得可笑。这也难怪,民进党这次在凯道上只能接受青年军的领导,事实上,绿营恐怕也叫不动这么多群众站出来。
民进党在两岸议题上素来退缩,一味强调不接触;但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及台湾在经济上对大陆的依赖,两岸关系愈趋紧密已势无可免,民进党既有的“台独”论述不足以因应两岸这种“既对立、又相依”的关系,更无从与大陆进行有意义的沟通磋商。若不摘掉“逢中必反”的帽子,民进党便很难在选举中获得台湾民众足够的支持而取得政权。
这次学运的吊诡正在于此。表面上,学生主张与绿营的思维一致,似在帮民进党拉抬声势;实质上,学生越是激越坚持,越是阻挡了民进党调整转型的出路,把它更推向“反中”的漩涡。也难怪,绿营“天王”甘愿俯首坐在场边接受学生指挥,因为那才是保险的策略。
权谋机诈如民进党,今天面临的是:外不受社会公民信任、内则遭青年军冷落的局面。摇摆久了,竟连自己的虚实都有点分不清,这正是民进党今天的写照。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