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日报》15日发表社评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至今已近五个月,但由于一些错误的资讯以及特定媒体与学者的扭曲,致使各界对这项协议仍有疑虑。从岛内民调数字即可看出,有民众即使不知其内容为何,仍抱持反对的态度。无可讳言,台当局的宣导与沟通工作仍然有待加强,但我们认为,这个现象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心理因素,值得我们探讨。
其实,在两岸经贸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个忧虑就像幽灵一样在许多人心中回荡,那个忧虑就是台湾会在这个过程中,对大陆愈来愈依赖。所谓的依赖,代表的就是自主性的丧失以及选择空间的缩小。从反ECFA到反服贸,这个依赖论就经常出现。
社论说,从两岸贸易依存度来观察,可以很明显看到一个趋势,就是随着两岸贸易额的增加,两岸的贸易依存度也随之提高。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但这个事实不能单独观察,必须放在一个更大的架构中来理解。
首先,不论是贸易额或贸易依存度,都只是量化的数字,无法说明两岸经贸关系的本质。事实上,台湾出口至大陆,大部分是属于生产供应炼的一环,换句话说,大陆和台湾是属于全球经济体系下的一个供应链,这个供应链是与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挂勾,而不是单纯地用“依赖”两个字来说明。
其次,“依赖”是一种负向思考,也是一种单面向的思考。两岸的经贸关系的增强,必然会有外溢的效果,也就是说,经贸交流会带动一些文化以及社会层面的变化。从正向思考出发,两岸贸易依存度的增加,何尝不是台湾影响力的增加。换言之,有人视之为依赖,意欲逃避,但我们宁可视之为影响,不必回避。
然而,“依赖论”的吊诡在于减少“依赖”反而更减少台湾的选择空间。根据民进党的依赖论,台湾只要减少对大陆的依赖,就会增加台湾的自主性与选择空间。但这只是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的想法。
我们从事实出发,大陆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各经济体均在强化与大陆的经济关系。如果台湾选择在此时要缩小与大陆的经贸关系,反而同时也弱化了台湾与全球各经济的关系,因为台湾失去了门户的重要作用。在民进党执政时期,多次踩煞车,并反对两岸“三通”,以致于许多外资纷纷撤走,使台湾陷入了边缘化的危机。这个结果显示,民进党想要降低依赖,却反而减少台湾的选择空间。
社论说,大陆在改革开放之后,一步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尤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更必须遵循国际的规则来运作。这个根本的结构,才是台湾经贸最大的保障,而只有在这个结构内强化两岸经贸,台湾的未来才有更宽广的空间。
社论最后提醒民众看清楚,民进党只会负面向思考,只会一厢情愿,只会把台湾带向死胡同。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