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未来两岸关系不只理性化更加情感化

2012年06月20日 08:3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文化主管部门于日前挂牌正式运作,两岸文化交流,以及与此相关连的文化合作协议的议题,又再度浮上台面。台湾《新生报》今日刊载社论表示,两岸的文化交流,不只是器物或产业的交流,也不是相互设几个文化据点或办事处而已,而是相互尊重倾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涵养。如果要将文化议题提到两岸的议程上来,其所要面对的是承认或重视,情感因素在两岸关系的重要性。未来的两岸关系不会只是更加理性化,也会比以前更加情感化。

  全文摘编如下: 

  这几年的两岸关系虽然以经贸为主轴,但两岸的经贸交流其实也表现出某种文化内容。这种文化内容非常具体,主要包括经济自由主义和经济理性主义两种思想观念。相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可以让两岸关系朝和平稳定,甚至互利双赢的方向发展。 

  这种希望感,其实代表着两岸间某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两岸在经贸领域,不只可以化敌为友,甚至可以形成紧密的伙伴关系。这种文化价值观念的浮现,也代表着两种情感关系的转变。 

  如果要将文化议题提到两岸的议程上来,其所要面对的是承认或重视,情感因素在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因为随着两岸经贸互动愈热络、愈自由、愈频繁,不只意谓着两岸在经贸意义上自由的商品流通,还代表着两岸民众在政治、文化领域中情感的自由流动。而在这样的情境中,身份认同的情感问题,会成为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未来的两岸关系不会只是更加理性化,也会比以前更加情感化。 

  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重点在于承接两岸间的情感问题,让两岸间的情感因素可以获得适当充分的表达。而其中关键在于,两岸必须共建能奠立在相互尊重、相互倾听基础上的对等对话机制。这种对话机制的建立,乍听起来很普通,但事实上,代表着两岸在文化价值领域中已经正式“休兵”。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对话机制的建立,代表着两岸之间更浓厚的希望感的建立,从而能促使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继续获得巩固和深化。 

  支持两岸朝制度化与理性化的发展第一阶段的希望感,其边际效用或能量,如果得不到新动能的推动,是会不断弱化的。要让两岸间共同的希望感能够持续,甚至蕴积出新的动能,就必须靠建立对等对话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领域交流作为载体。 

  两岸的文化交流,不只是器物或产业的交流,也不是相互设几个文化据点或办事处而已,而是相互尊重倾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涵养。如果两岸间真要签署文化合作协议,重点应摆在为这种价值观念的培养,建立一些基本的对等互动与理解的原则。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高斯斯]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