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六轻工安事件引起社会关注,但大多数岛内民众的心情,应是希望看到台塑能快快站起来,而不是就此蹶倒。台湾《联合报》今日刊载社论指出,不要小看安全事故。管理上偶一疏失,有时就是难以收拾。对台塑而言,必起伏的股价更重要的是,王永庆半世纪诚勤建立的标竿企业形象,必须屹立不摇,重新擦亮。台塑应当在朝野的祝勉及期待下,重新站起来给世人看!
全文摘编如下:
台塑六轻工安事件引起社会关注,但大多数岛内民众的心情,应是希望看到台塑能快快站起来,而不是就此蹶倒。台塑人自应将社会的督责视为更生再造的动力,不但要重新站起来,且要站得比过去更受社会肯定。
作为岛内民营石化业龙头,台塑集团半世纪的发展,是靠着稳健和务实打下的天地,并成功为台湾建立了庞大的中下游供应体系。当年六轻填海造地的雄心,更被夸为只有台塑人始可能缔造的奇迹。比起公营的中油诸厂,六轻的设备相对年轻,但曾几何时六轻却接连出事;台塑如今回头寻求竞争对手中油的协助诊断,共同寻找解方。
台“劳委会主委”王如玄批评,台塑的危机主要是“管理出了问题”;“经济部工业局”则认为,台塑为追求节约,过度压缩人力及物料成本,影响了安全和品质。试想,上周二刚发生爆炸,王如玄隔日前往突击检查,坐镇厂区的最高阶层竟只是一名“副理”,厂长甚至有半数时间不在麦寮。工业局则发现,稽查发现的工安问题,台塑并不即时改善,要等到大修时再“一起做”。两者映照,都显示台塑管理上可能存在的缺口。
这种营运症候有几个可能因素:其一,台塑集团太过庞大,目前所谓“七人小组”的领导模式,或能收集体决策之效,但在因应危机时却可能显得迟缓。其二,六轻地处台西海边,位置偏远,加上地方关系的长期扞格,使台北的高层主管视之为畏途,这是恶性循环。其三,王永庆去世后,接班期间的衔接问题,可能使工安、维修之类的日常性事务受到轻忽。
这次,“行政院”向台塑祭出停工四大要求,显示当局对六轻工安事故已到不能不严肃处理的地步;对此,台塑则感到极为震惊,似乎不相信当局会向自己“下重手”。试想,若非台塑过去的良好经营信誉,当局如何可能容忍一个企业一再发生可怕的爆炸意外,却不要求它即刻停工?更何况,在爆炸事故对地方和环境造成那么大的惊扰后,台塑还无法找出危机的根源,当局若再袖手旁观,如何向民众交代?
对一个曾写下台湾经营神话的企业,台塑今天遭下令停工,当然是很难堪的事,但这也是它诚实面对自己的机会。一年七连爆,若真的是“太省”所致,那就应重新检讨人力配置及施工品质,包括保养维修大量交给外包,也恐非合理作法。倘若成本被压缩到无法保障安全,结果势必造成内外部更大的损失,这是所有经营者必须学到的一课。若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管线易于腐蚀,当然得主动进行全面换修。再说,台塑集团身为台湾石化业龙头,它要维护的不只是本身的形象和声誉,还有对中下游供货的责任,以及对云林的睦邻承诺;没有安全,这些都将成空。
岛内中油公司说得好,石化厂保持安全的最大秘诀就是要“零秘密”,一切透明,摊在阳光下接受检验。六轻因位于离岛工业区,加上石化设备的高度专业化,“中央”和地方的安检有时而穷;台塑或许因而回避了外界的检视,但管线仍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事。六轻的问题如果来自它的“不透明”,台塑即应以透明的资讯来督责自己并向社会负责。透明资讯的最大受益者将是台塑自己。
不要小看这些安全事故。管理上偶一疏失,有时就是难以收拾。对台塑而言,几日的股价起伏事小,只要找到问题所在,拿出对策,股价很快即可恢复。重要的是,王永庆半世纪诚勤建立的标竿企业形象,必须屹立不摇,重新擦亮。
台塑仍是台湾重要且优良的企业,在这个时候,危机也是转机,台塑应当在朝野的祝勉及期待下,重新站起来给世人看!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