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新闻周刊》日前刊发专栏文章说,当电视台观众变得单一化,主持人、来宾便不自觉地投入了如此单一群众的怀抱,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因人们的致意、恭维而面露得色,享受那样的虚荣梦幻,一旦“忘了我是谁”,便距离“一流”远甚。
全文摘编如下:
近来,不少方面对电视媒体的名嘴现象提出了大量质疑。的确,这是台湾电视媒体的特殊景观,一般民众私下的恶感(还不只是质疑)早就充斥许久。
电视媒体对时事进行专家评论,本是必要与应当,既能有助于观众对时政的了解,也能因而发挥对政治人物言行的监督作用。可是也许与台湾媒体过多以致高度竞争有关,媒体基于在收视上有其一定效益的考量,于是纷纷开辟时事谈话性节目,如此一来光怪陆离的状况便一一出笼。
这样的节目,在制作上非常简便,只要选定一两个人主持,邀上几个来宾,不论录影还是现场,都不需要太多花费;双方面嘴巴一张,一两个小时的时段就此应付过去,重播起来也不伤脑筋。以台湾社会走过言论贫瘠、走过政治激情这样的环境,一度还真不怕没有人看,也真不怕找不到播出的正当性。
不过,同一个晚上在同样的几个时段,播的都是同样类型的谈话性节目,甚至由于追求热门,谈的也是同样的话题。有时候,在不同的频道,基于录影与现场有别,还会出现同样的面孔。
正因为制作简便,于是又在及时性的考量下,白天的新闻时段也开谈话现场,往往在同一个频道,白天、晚上谈的是同样的题目,间或连来宾也没有多大的变动,只不过主持人易手而已。
起初这类节目为了平衡观点,找的是不同政党的人,久之这样的来宾还没张嘴,观众就已经知道他会说什么;说不定,为了表现立场,还故意唱异调。有人就批评,谈话性节目硬是要各说各话,硬是要让明明可以有共识的问题搞得没有共识。
于是,为了好像让一个问题可以做到深入讨论,逐渐形成来宾的同质化,几个人论调一致,立场一致,谈起来没了干扰与争吵。如此尽情发挥的结果,观众也变得单一化;或者说,为了服务特定立场的观众,电视台做了取舍:合者来,不合者去。彷彿某些电视频道继同样的时段、同样的话题、同样的来宾之后,进而只要同样的观众。
当观众也变得单一化,节目便与观众结上了共生关系,主持人、来宾即使本来还有些做为媒体人或学者的专业素养,都不免产生“自家人”的薰染效应,不自觉地投入了如此单一群众的怀抱,诸如人来疯、媚众、附和等等,便容易成为自然的习惯。本来,公正、超然就需要更多的自制、自持、自省为前提条件,但是当单一情境发生,这些原就有其困难的前提条件的作用力,会变得薄弱而式微。
我们常看到名嘴出现在人群时,受到人们的致意、恭维。有些出于真心,来自对任何“明星”的莫名崇拜;有些在致意、恭维之后,转头就嗤之以鼻,数落一堆。但名嘴往往很难分辨,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因而面露得色,享受那样的虚荣梦幻。
真正的名家胡佛教授说,“一流的学者,不上电视”,其实,“学者”二字也可以换成其他身分的人。只要过度频繁曝光,时常会在忘其所以之余,“忘了我是谁”,那便距离“一流”远甚。
因此,名嘴荒腔走板,一点都不意外。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