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生:粗口暴力必遭世人唾弃与蔑视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张文生今日在华广网刊文,题为“郑弘仪为何爆粗口”,全文摘要如下:
11月7日晚,台湾三立电视台政论节目《大话新闻》主持人郑弘仪在台中市选举造势场合开口大骂马英九“龟儿子”、“x你娘”,批评马英九补助大陆研究生赴台每月3万元新台币。
郑弘仪粗口事件爆发后,台湾社会舆论一片鞑伐之声,认为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用如些粗鄙不堪的语言公然侮辱他人,是“媒体人的耻辱”,而郑弘仪也升级成为民进党内爆粗口的“庄国荣接班人”。国民党发言人苏俊宾指出:这个事件只是再次反映出民进党对言语暴力的纵容态度。11月8日中午,郑弘仪现身三立电视,承认自己言论不当,但又强调自己对事不对人,仍然反对“陆生补助案”,还反对大陆艺术家赴台1个月补助新台币6万元方案。11月9日,台湾北社为举办“一边一国挺扁大会”,大力声援郑弘仪,成为“三字经”大聚会。郑弘仪则再次在三立电视反驳舆论的批评。
郑弘仪爆粗口,俨然成为“台独”英雄。民进党言词闪烁,不敢公开谴责;“极独”团体则大张旗鼓地声援与支持。台湾社会在所谓“民主灯塔”之下“只有蓝绿、没有是非”,“只有利益、没有公德”的阴暗角落再次暴露无遗。民进党从“三宝”到庄国荣,从余天到郑弘仪,人身攻击屡见不鲜,语言暴力随处横行,这不能不说是台湾政治文化、民进党政治性格的产物。
第一,粗口文化是台湾政治文化的产物。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政治转型加速。选举成为政治人物追求权力的主要手段,各色政客为了政治和经济利益,往往不择手段。在台湾选举过程中,不仅贿选普遍流行,而且各种负面选举手法纷纷出笼,耳语、黑函、非常光碟、枪击等等,无奇不有,目标只有一个:“胜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政治人物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往往毫无节制,“国骂”、粗口、三字经,明的暗的人身攻击俯拾皆是。
第二,粗口文化是民进党政治性格的特点。民进党政治人物从党外时期开始,就培养了强烈的冲突型的政治性格。由于民进党强烈的“台独”政治倾向,在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受到局限。为了吸引媒体的聚焦,民进党政治人物往往形成了暴冲的政治性格,如当年朱高正就曾经以“暴力问政”风格而闻名,号称“民主战舰”。街头抗争、议会打架、掀饭桌、暴粗口等肢体暴力和语言暴力是民进党政治人物早期参选的必修功课,表现突出的更是成为民进党和独派势力所推崇的英雄。2008年民进党下台后,“暴力问政”的政治性格再次浮现,无论是王定宇带领绿营群众围殴张铭清,还是庄国荣粗口辱骂马英九及其家人,均是民进党长期以来政治性格造成的惯性使然。
第三,粗口文化是台湾媒体市场恶性竞争的结果。郑弘仪爆粗口事件发生后,郑弘仪在三立电视的节目收视率节节上升,粗口事件虽然对郑弘仪造成了舆论谴责的压力,但是郑弘仪个人却未必在经济利益上受损。尤其是台湾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电视主持人为了追求收视率,增加广告收入,提升个人身价,往往也是不择手段,在电视节目中语言暴力更是常见,附带地使得台湾社会文化日益沉沦。
台湾的社会文化并没有因为政治的开放与多元而更加丰富与高尚,相反,恶劣与粗鄙却受到推崇。这是台湾社会政治文化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恶果。“台独”日益与贪腐败无能、粗鄙恶劣为伍,也必将遭到世人的唾弃与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