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华日报》19日发表社论说,曾多次抢救搁浅鲸豚的台江鲸豚救援中心,在“莫拉克”台风袭台时受创严重,“农委会”将提供位于台南市四草的24公顷保安林地,与成功大学合作,成立岛内最大的海洋生物与鲸豚研究中心,希望除了学术研究之外,更能成为鲸豚救援与医疗的重镇,并推广海洋生态保育的观念。
社论说,鲸豚是生存在海洋的少数哺乳类动物之一,近年来,有关鲸豚保育逐渐受到重视,因智慧颇高,模样可爱,同时也是海洋生物链中最高阶的消费者,其族群健全与否,具有生态平衡的指标性意义。但随着长期的滥捕,以及海洋环境的破坏,世界各地的鲸豚数量,都有急遽减少的趋势,亟待共同来挽救。
台湾四面环海,自古即经常有鲸豚洄游,俗语中的“海翁”,指的就是鲸鱼,台南古地图中更有“海翁窟”地名,显示台南沿海鲸豚出没频繁。在不明原因下,常有鲸豚在海边搁浅,台南、高屏沿海所发生的鲸豚搁浅案件,几乎占了台湾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又以台南地区居多,因此地方政府与成大合作,在四草水鸟保护区内成立台江鲸豚救援中心,积极推动鲸豚救援工作,成果颇为丰硕。
该中心成立至今,已有13次抢救鲸豚纪录,包括2头侏儒抹香鲸、3头短肢领航鲸、3头小虎鲸、2头花纹海豚及4头皱齿海豚等之施救,10年来累积不少可贵的抢救经验及医疗研究基础,标本的制作技术,在南台湾首屈一指,同时也训练出一批热心的志工群,成为鲸豚救援工作的尖兵。
社论指出,台江鲸豚救援中心虽已声名远播,但设施却非常简陋,其中设有鲸豚馆、救援池、维生系统与解剖室,建筑物使用“盐警队”的厅舍,空间相当狭隘,救援池外部结构,系以帆布及木条临时搭建,被戏称为“蒙古包”,内部非常闷热,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人员仍然努力不懈,其精神令人敬佩。
经过“莲花”、“莫拉克”两个台风连番摧残,台江鲸豚救援中心损失惨重,救援池棚架塌陷,机电设备泡水故障,几乎无法再运作。此刻成大与“农委会”合作,筹建台湾最具规模的海洋生物与鲸豚研究中心,规划有鲸豚抢救池、复健池、海洋生物蓄养室、标本馆、解剖室等,设施非常完善,原有的台江鲸豚救援中心,应该可以功成身退了。
社论强调,未来新中心成立后,应在过去的丰富基础上,进行更广泛的研究,首先要探讨的是,为何台南地区鲸豚搁浅率会这么高?其中有无特殊原因?海洋环境是否遭到污染与破坏?唯有了解搁浅原因,才能执世界鲸豚研究之牛耳,减少鲸豚搁浅案件的发生。除了致力于学术研究外,也应透过展示与教育方式,将海洋生态保育观念,灌输给社会大众。
目前鲸豚救援工作,仍欠缺完整准则,部分人士虽有热心,方法却未必正确,这是拯救鲸豚存活率不高的因素之一,今后应培训第一线救援人员、专业志工团队,并添购现代化救援与运输设备,健全通报连络网,一旦发现鲸豚搁浅,立即采取统合救援行动。社论最后总结说,加强搁浅救援论坛、鲸豚医学与急救研究,以及鲸豚标本库的建立等,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王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