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日报》今日发表社论称,面对金融海啸袭击,台湾行政当局采取了一连串扩大支出、减税、举债救经济政策;但,如今经济尚未明显复苏,台湾地区的财政危机却接踵而至。
社论指出,台“财政部”统计今年上半年税收较去年同期增长负18%,其中营所税、营业税、货物税、关税影响尤重,预估全年税收减少超过2000亿元(新台币,下同),财政赤字也即将扩大至3500亿元。此固与经济不景气及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关,然其更根本原因,在于长久以来税制不健全,持续扩大减免税范围,包括促产条例、两税合一等,以致租税负担率长期偏低。
台湾地区财政快速恶化,国际信评调降,已引起“行政院长”刘兆玄的重视;然而日前“财政部”所提出的“中长期财政健全方案”,包括赋税改革、关务革新、公有土地开发、加强公股管理、提升财务效能、健全地方财政等十大策略,洋洋洒洒,却是花拳绣腿、不痛不痒的纸上谈兵;不但未能掌握核心问题,更未提出追求财政平衡的时间表,无怪乎刘兆玄要求“财政部”提出更具体办法。
社论分析,当台湾地区的公共财政支出占GDP比率约为20%,但税收占GDP比率却只约14%时,已概见财政恶化的本质。因而租税负担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税收将增加约1200亿元,对财政改善自然可观。“行政院”会中多有官员直击此点,为何身为台湾最高财政主管却不敢直言,显示问题并非简单算术,背后涉及利益重分配;然而“财政部”总应拿出担当与魄力,提出具体改革方案吧!
社论强调,任何经济发达的地方,无论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是大是小,均以税收为其正统财源;“财政部”若回避问题根本,只赖出售公有土地、公营事业股票等权宜方式融通财务,不但杯水车薪、不能持久,其实也非正途。因此,寄望“财政部”未来提出具体改善财政方案时,理应从提高租税负担率、增加税收所得弹性着手。而租税负担率为综合性指标,若能同时改善租税结构、增进税负公平分配,更是釜底抽薪之策。
[责任编辑:王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