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进党在台湾立法机关以封锁议场大门的方式,拦下了两岸教育交流等相关条款的审议。“锁门”,这个颇具意象的举动,真能保护台湾学生乃至台湾的利益吗?
关于是否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读书,岛内一直议论纷纷。赞成者认为,开放陆生赴台,可以增加大陆青年对台湾的了解,可以解决台湾一些高等院校招生不足的困境。坦白说,前者毋庸置疑;后者则可能寄望太高。大陆学生想到台湾读书,多是看好名校;而台湾招生不足、面临存亡的都是些平平院校,名校仍是千军万马必争之地。如果寄望通过开放陆生赴台,解决台湾高等教育的结构性问题,恐怕会有失所望。其实,陆生赴台最大意义在于加强两岸青年的互动和了解,对台湾学生的成长来说,有益无害。
“锁门”看起来是保护台湾学生利益,避免被陆生挤占资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个很好的范例是香港与内地的教育交流。香港名校近年来用高额奖学金吸引不少内地高材生就读,对香港学生总体来说,产生了“鲶鱼效应”——为数不多的内地高材生,成为激活香港高校的活鱼,带给本地生压力和动力,从而促进整个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台湾目前“躺着都能上大学”,仍以“锁门”创造“宽松环境”,这种保护对台湾学生是好还是坏?青年代表未来,对台湾的未来是利还是弊?
当然,反对者针对的只是大陆学生,对于全球其它地区的学生,大门还是敞开的。其实,两岸同文同种,大陆人口众多,对台湾情有独钟,愿意到台旅游或就读。台湾对全球其它地区,恐怕没这个优势吧。以观光业类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台湾对大陆的“锁门”,至少锁掉了一半的世界。开启交流与合作的大门,有让渡,才会有收获。民进党人士对两岸教育交流的“锁门”,锁上的不仅是大陆学生赴台的大门,还有台湾教育借两岸交流提升的机会之门。(木鸣)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