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珍10日出庭应讯万众瞩目,台湾《联合晚报》10日的社论指出,陈水扁家弊案是台湾的世纪大案,不但各界关注吴淑珍亲自出庭引致的案情发展,司法程序的公平性也摊开于社会检视和评论之中。
社论说,吴淑珍也许觉得不公平。最近以来,岛内社会充斥各种讨论,确实显示某些人多少已有“未审先判”的定见。从陈致中夫妇认罪协商是否阴谋,到陈幸妤赴纽约考试是否为了串供洗钱,甚至于有关陈水扁“惧内”的窃窃私语……政论节目言之凿凿者,顶多只是“动机论”和所谓“募后分析”,臆测推论的成分多于事实证据。这对司法审判和社会印象会形成什么影响,的确可能令当事人觉得不公平。
但吴淑珍却也没什么理由先喊司法不公。吴淑珍初次出庭即留下“昏倒记”的纪录,连续17次拒绝出庭,乃至令台大医院都牵连其中受到议论,这段过程所显示的“斗法”心机和手段设计,为任何人难以想象。陈水扁关在看守所中,吴淑珍闷在宝徕豪宅,仍连结渠道不断向外喊话叫冤。这样的动作,不同样是试图对司法审判和社会印象形成影响?
社会大众也觉得不公平。吴淑珍每次仅仅是“预告”出庭,就造成庞大的医疗和安全护卫成本,劳师动众,结果却仍是自己制造出障碍,令审判进程慢如蜗步。从检方对陈水扁起诉书所揭露的惊人案情来看,陈水扁一家人称得上“待罪之身”,至今除了陈致中的道歉一鞠躬,毫无显示尊重司法之处。这样的负面示范却仍藏身于“前元首”相关的特权庇护之下。王子犯法果真与庶民同罪吗?大众莫不希望借此案审理而获得令人服气的答案。
社论并指出,但岛内的社会大众也不必过度猜疑司法的公平性。能把“前元首”起诉羁押,总是台湾法治程度的一个明显指标,司法人员称得上忍辱负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陈水扁押在看守所、吴淑珍将出庭应讯的地步。过程虽嘈杂艰辛,但对台湾司法努力摆脱政治影响力的纪录而言,可谓缔造“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成绩。万众瞩目吴淑珍出庭,不管当事人的动作如何,台湾社会应以期待和信任,协助维护司法公平和审判独立。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