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台湾同受其害。老百姓日子难过,台当局向民众发放消费券,民进党不敢和人民作对,却还要和台当局作对,用“现金取代消费券”做技术性杯葛(杯葛:英语BOYEATT的音译,集体抵制之意)。
台媒《中央日报》网络版今天发表专栏评论指出,台当局已经清楚说明:既然名为“消费券”,目的就是为了刺激消费;简言之,要大家去花钱,不是拿去存起来。发放现金,却可能由消费变储蓄。日本比台湾早发放消费券,但因为管制不良,以致有百分之六十五化消费为储蓄,对刺激消费没有太大效果。
评论还说,台湾民众的储蓄率高居全球第四,表示有很多人抱着钱不肯花。储蓄相对浪费是好事,但对正常合理的消费却未必是好事。钱不在市场流通,经济怎么活络得起来?
评论表示,的确有人舍不得花,因为钱之于他们,还有比消费更重要的用处。那就牵涉到认知问题,即是:“消费券”和内政部的“近贫项目”是两回事;生计无着,有一定的救济管道,这三千六百元新台币,是请接受者拿去花的。
不妨视消费券为“天上掉下来的礼物”,既然指定的用途是“花”,那就在“花”上动脑筋,譬如年菜丰盛一些,或者利用年假全家出去旅游,平时想买却下不了手的东西,有人代付了三千六百元新台币,这回可以买回家了。
文章最后说,花钱的人当然高兴,商人有顾客涌现,也同样高兴,一张消费券能造成市场活络、社会一片喜气,这么好的事,民进党还捣乱,这个民进党“爱台湾”,爱到哪里去了?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