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晚报》今天刊载社论说,台东县长邝丽贞离岛事件越演越烈,丝毫未因她返抵台湾而有所澄清,反而因为她的应对招数而更引人反感。如今检调单位出手,邝丽贞不管如何解释,恐怕都不易脱身。
相形之下,胡志强可说被舆论“轻轻放下”了。首先当然是两人案情不同,向来的政治评价也不同。但恐怕还有一重要因素:胡志强面对各界抨击,响应的态度仍然直率,甚至在其它县市首长纷表态不再离岛的气氛中,胡志强还敢说出口,“不要把离岛污名化”,显然不愿媚俗。此时众人多先求自保,胡志强倒没有刻意讨好,结果反而保住了自己的信用。
社论感慨,说真话不容易;要政治人物说真话,可能连选民都不敢作此期待。政坛几乎遍地是谎言。以前朱高正说,政治是高明的骗术;台湾“央行”总裁则“传统上”自认有说谎的权利;连陈水扁也公开称“外交官”有说谎的特权。如此积弊成习,大家遂渐渐把政治人物说谎视为常态。所以当邝丽贞哭诉“台东无依无靠”、“心系乡亲”等等,民众多视为政治人物必要的“表演艺术”,既不相信,也就难以同情了。
社论指出,政治人物说谎令民众习以为常,并不表示人民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台中市爆发经济处长喝花酒照片曝光,议员作态要赶官员出去,胡志强动怒回指“不要作秀”,同时却也认真调查,严格惩处,开诚布公而维持住市长的威信。反过来说,有人洋洋自得以说谎为特权,民众冷眼旁观,也自有判断力。像吴淑珍本就身体孱弱,但称病请假拒不出庭太多次之后,连病况实情都引起诸多揣测流言。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就像“三一九”枪击事件引发的质疑远多过人民对“总统遇刺”的关心。这到底是政治消磨了人性的同情心,还是谎言消磨了人性的信任感?
社论认为,邝丽贞事件是一个很好的负面教材。不管是之前考察报告的形式主义,或事发后遮掩态度造成的更大伤害,都可见政坛习以为常的不讲真话的作风,虽多半可蒙混过关,但总有令选民觉得“受够了”的时候。而胡志强“不要把离岛污名化”的直话直说,也显现不可小看选民对真话的接受度。马当局既然以道德高标准自持,政治人物不妨学说几句真话,或能对移风易俗有点贡献!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