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官方数据失去公信力 建立统计纪律迫在眉睫

2008年04月29日 13:51:00  来源:
字号:    

  鉴于台湾“总统”选后岛内房价快速飙涨,政大地政系教授张金鹗于上周示警岛内房价有趋于泡沫化风险,此一说法立即引起两极化争议。持平来看,当前岛内房价是否已出现泡沫化,有待日后认定,但是能否让泡沫化转危为安,则有赖当局建立更透明化的政府统计发布机制。

  观察历史上几个重要时期的资本市场所以令民众非理性的追高,而形成巨大泡沫,市场信息不充份及不对称是根本原因,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前夕,投资风潮席卷全美,全体民众追高股价房价乐此不疲,经济学家费雪在当年秋季时还宣称:“美国股价已经升达到一个永保高耸的平原”,但不久美股崩盘,引发了一场为期四年的经济衰退,史称大萧条。

  在众多反省这场大萧条论文中,美国第二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顾志耐(Simon S. Kuznets)认为信息不足、经济统计质量不佳,难以提前示警,正是导致经济萧条的主因,于是顾志耐在二战结束后致力于建立国民所得统计,希望借由信息的充份揭露以避免各国重蹈美国当年覆辙。

  尽管反省1929年这一次经济泡沫的文章不少,但以顾志耐这个见解最具建设性,不论是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投机泡沫、19世纪英国铁路投机泡沫,或是20世纪美国大萧条前夕的“新时代”投机泡沫,泡沫所以形成,皆因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明确所致,如此环境,难怪民众会时而狂喜大举追高,时而狂悲大举杀低,资本市场忽冷忽热,经济岂能无伤?

  这说明要防止泡沫的发生,政府纾解之策无他,惟有令经济统计发布更为透明而已,换言之,除了严予要求企业公布正确财报外,由于总体经济数据全在政府手里,政府也必须诚实且有纪律的发布相关统计。

  台湾《工商时报》发表社论表示,在市场信息充份且明确下,即可避免股市房市泡沫非理性的扩大,台湾经济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下稳定成长。

  遗憾的是,近年当局发布统计报喜不报忧的心态日益严重,毫无纪律可言,2000年底循季发布的消费信心分数降至历史新低,“行政院主计处”遂决定停止发布,同年稍晚“经济部”也以调查质量待加强而停止发布制造业景气动向调查,去年8月“主计处”又无预警停止“国民生活指标”公布,更令人讶异的是,向来由“经建会”主委、副主委主持发布的“住宅需求动向调查”,去年9月也由于信心分数大跌,竟未公开发布,悄然上网。

  社论认为,当局这八年来对待经济数据的态度令人遗憾与不解,执政者听不进坏消息固然有错,文官体系的懦弱与唱和尤其可悲。消费信心、住宅需求动向、“国民生活指标”及制造业动向等数据的调查与编制,其目的不正在于充份揭露总体经济讯息吗?不是也发布了有数年之久吗?何以指标大好时即敲锣打鼓唯恐天下不知,指标下滑时即以调查技术待改进等理由加以推诿?

  当局编布的总体经济统计从经济成长、物价、贸易、生产、财政到失业等,皆是观察岛内经济情势的重要信息来源,当这些信息被充份正确的揭露,必然有助于抑制不当的投机风潮,而使岛内资本市场的投资趋于理性。惟近年来各“部会”选择性发布统计的作法已重创统计的公信力,是以近年当局所发布的财政、物价、经济成长等指标也频遭外界质疑,这除了导致统计部门权威性受损外,更要紧的是当市场对总体指标不再信任,统计此一纠正投机风潮的功能将丧失殆尽,一旦资本市场泡沫再起,民众投资受创,执政当局岂能无责?

  社论最后表示,统计除了可以用来核实当局施政的成果外,更可揭露总体经济实况,有利资本市场的健全,但前提是统计必须建立纪律,只有“有纪律的政府统计”才能创造信誉,让投资者信赖,这也是新“内阁”非加以重视不可的问题。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