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日前表示,2008年5月前,台湾政局不但复杂多变,而且陈水扁还有可能变本加厉,给台海局势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陈子帛今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文指出,这些话语代表着官方的判断和结论,一是复杂多变,二是诸多不确定,三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所有的关注点集中在“入联公投”之上。这和以往的表述相比并没有太多新意。
但与此同时,来自大陆另一种说法是,台湾政局的错综复杂,与两大阵营的选举策略和布局息息相关,认为由于大陆处置得当,陈水扁的“台独”时间表被打乱,台海和平的稳定得到维护,两岸朝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不会改变。
岛内选举凸显统“独”之争
在时间点上,近期以及2008年台湾政局以及两岸关系有以下的特点和意义:
首先,台湾政局发展始终围绕着选举以及2000年以来政党轮替过程的跌宕,民进党力争维持执政优势,在野的国民党则希望夺回执政权,这就决定了台湾选举有一般政治博弈的特点,同时也展现出因为政治环境狭窄,两大阵营狭路相逢的决战态势。更重要的是,由于选举结果将牵动两岸关系格局,过程就显得更为激烈。
其次,2000年之后,台湾政权首度由主张“台独”的分裂势力所掌握,使其后的任何重大政治发展拐点总凸现出所谓的统“独”之争、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之争。这种争议在选举过程中缺少实质意义,充其量只是族群和选举资源的凝聚和动员,但在两岸关系以及中美关系的战略棋盘上,却随时能挑动起国际社会敏感的神经,刺激中美两大国之间的互动,波及区域安全和稳定。外部因素对台湾政局的影响,在关键时刻表现得极为直接,甚至会产生诸多意想不到的边际效应。
再次,擅长选举的民进党,在拥有执政优势和行政资源之下表现尤其突出;而作为威权时代象征的国民党,尽管在过去八年间努力朝本土化、在地化转型,但因为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在博弈过程中总处于被动,无法掌握选举议题的主轴。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的攻防,加上被人诟病的恶质选举文化,也使得这次选举过程充满争议。从长期存在的贿选现象、桩脚文化,乃至各种官司的旋踵出现,一阶段投票或二阶段投票争议,“入联公投”的推出,更将大陆和华盛顿卷入,并极大程度地为政治选举动员所用。涉及马英九“特别费”案的定谳结果,也属于这个范围。
在喧哗之中,我们依然记得,被视为“台独教父”的李登辉曾公开表示,北京奥运会前后及至上海世博会之前,台湾若无法脱离中国大陆,则“台独”无望。我们也清晰记得,某位美国智库曾很冷静地罗列出三十多种台湾“独立”的可能性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一种“台独”模式的实现前提,并不是美国的介入和鼓励,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和多数民众的接受和同意。
中美着力点都不多
这就告诉我们,大陆这些年的处置得当,包括盘马弯弓惜不发的一以贯之,挑衅中持续保持冷静的难能可贵,针对突发性事件和不可预测诸多变数的处理过程,注入了更多的科学决策成分,逐渐摸索出中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共同管理”框架,还有更多的柔性政策诉求,等等。
文章表示,必须承认,大陆借助美国之手对陈水扁以及民进党走火入魔、铤而走险的阻止和施压,是所有危机处理过程的亮点,大陆涉台决策系统对来之不易的联美治扁框架和模式评价是正面的。但也不能不意识到,从2004年至今,美国能够做的、可以达致的效果有限,以至出现言而无行、虚应故事,甚至指称白宫对陈水扁依然网开一面、高举轻放的批评。
外界观察中,大陆现阶段所有的“忍辱负重”,阶段性目标恰恰是为了争取让北京奥运会平稳顺利进行。这一切不仅为美国白宫洞悉,更为陈水扁玩弄于股掌之中,“陈水扁们”洞察北京无意在奥运会之前对台采取任何非和平方式的对应和处置,华盛顿充其量也就是布什总统公开斥责,口头示警,难有危及台湾实际利益的动作。
因此,陈水扁在“特支费”案、去蒋化、“正名”、去匾以及“入联公投”等议题设定中,不断吸纳政治能量,获得了凝聚铁票的效益。在北京和华盛顿公开施压和吓阻过程中,他不断营造悲情氛围,激发亲绿和中间选民的反弹情绪。中美对台危机管理给陈水扁留下的夹道,加上国民党的应对无力,给陈水扁和民进党累计最后冲刺的动能。平心而论,他到现在失分不多,反而是北京和华盛顿自觉和不自觉地陷入欲罢不能、进退两难的境地。华盛顿只是尽了人事,人们批评其消极被动,着力点有限,并不为过。
接近战略摊牌的临界
究其实,文章指出,台海高危的症结点在于:
“入联公投”已经被定性为变相的“法理台独”,一旦通过就是迈向“法理台独”危险的一步。我们的关注点是,“入联公投”一旦通过,大陆依然还是言多于行吗?如果言行并重,非和平方式的主要手段又将是什么?美国准备怎么介入,是袖手旁观,还是再造一次类似九五、九六年的台海危机?
“入联公投”即便未能通过,却极有可能成为台湾任何一个重大政治过程的持续话题,要点不在以什么名称入联,而在于“公民投票”一旦成为台湾社会表达政治意愿的常态,它给大陆带来的政治冲击远远超过入联本身,影响深远且广泛。
高危期不在2008年5月之前,而在5月之后。马英九一旦被判定有罪,那就是国民党和蓝营的高危期,影响的是选情结果。“入联公投”通过与否,如果只是为选举服务,则其危害性仍然在可控范围。我们关注的,除了它的确具备了迈向“法理台独”危险的一步之外,今后的台海关系互动,越接近战略摊牌的临界,主体认同和公民自主性带来的困扰,或许比现在还要多得多。
如果这就是高危期,或者是化解与加剧高危期的症结点,那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责任编辑: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