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扁用“打蒋”挑起对立 台媒呼吁选民冷静自持

2007年12月17日 08:49:00  来源:
字号:    

  或许真是评估打国民党党产与“入联公投”已经激不起太多波澜,执政党的整个选战主轴,似乎已经转移到“去蒋”运动上了。中正纪念堂的更名、拆牌匾算来只是第一波,重启两蒋陵寝移灵话题是第二波,倡议“废五正”是第三波。这几天炒作两蒋陵寝“宪兵”撤哨,接下来还会有什么花样没有人知道,但台湾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像最近这样大量弥漫“两蒋”话题了,说它是一场由行政机关由上而下所发动的“历史清算运动”也不为过。 

  尽管执政党是拿着“转型正义”的修辞,来包装这波“去蒋”运动,但在当下台湾大概所有稍具常识的人都心知肚明,经过几波政治清算运动的过度消费,“转型正义”的正面意义早被糟蹋光了!“去蒋”议题从头到尾就是个选举议题,它的边际效应很可能与“入联公投”一样,过了明年三月以后,就什么都不会发生了。 

  台湾《中国时报》16日社论分析指出,执政党炒作“去蒋”的逻辑一点都不复杂。“打蒋”做为绿营的一项选战议题,有几个战略思考:首先,“打蒋”永远可以挑起部分蓝营选民的敏感神经,可说是能快速激起社会两极对立最廉价的途径,拆大中至正的牌匾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二,“打蒋”议题永远有一定的符号渲染效果,容易吸引媒体关注,也能有效挤压其他议题的空间,特别是蓝营所诉求的经济议题。第三,“打蒋”议题可以将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当下倒回到过去,用清算古人来转移对现状的不满。第四,只要中正纪念堂、两蒋陵寝、两蒋铜像,乃至所有冠上“中正”的街道、地名、校名等还存在一天,打蒋运动就永远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它比打党产还具有更鲜明的具像目标;譬如说,拆个牌匾者既然能引发这么大的效应,未来若是要进一步拆迁中正纪念堂内的铜像,岂不又可闹它一、两个礼拜?有这么快速激化社会对立的捷径,绿营最近打蒋打得这么勤快,也就完全不令人意外了。 

  偏偏台湾确有不少人,特别是老世代的民众,确会对这种“去蒋”运动产生情绪反应。他们有人怀念两蒋,对“去蒋”运动强烈反弹;有人则痛恨两蒋,对“去蒋”运动击掌叫好。而“去蒋”运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将社会中这两股人给动员出来;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出来“反弹”,好让另一部分人出来“反制”。有激情就有对立,对立只要能扩大,整个选战氛围也就炒热了。 

  换言之,没有“护蒋”民众的激情演出配合,“去蒋”运动的声势怎能营造得起来?借由涂抹一部分人的记忆,羞辱一部分人的情感,进而激起其愤怒;再借由他们的反弹,趁势煽起另一部分人的热情反制。这种邪恶的用心,却还大言不惭地反覆用“转型正义”加以包装,能怎么说呢?试问:一个情感已经硬生被撕裂的台湾,还能奢谈什么正义吗? 

  社论指出,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主导这桩历史清算与社会撕裂运动的,是目前正在担负治理责任的执政党。一个执政已经七年半的执政党,临到此刻,不仅搬不出任何一桩像样的政绩向人民交代,却竭尽全力去对抗两位已经逝去很久的领袖,去批判一个早已不存在的旧国民党。这场选举仿佛是陈水扁与“两蒋”在选;仿佛是民进党与旧威权国民党在竞争。一堆已快被多数人遗忘的过往,被重新挖掘出来变造重组,人民被迫重新唤起他们昔日的记忆,再借由这种记忆所激起爱憎情绪,换算成一张张选票。一个政党企图借由生产对立来捍卫政权,这算是哪门子的格调与出息? 

  社论最后说,可预见的,只要陈水扁与民进党认为“打蒋”有效、会有票,那么未来这一个月的选举,想也知道各种形形色色的打蒋动作,各种扩大社会对立的议题操作,必然会塞满我们的视听空间。如果社会激情未被挑起,对立氛围未能形成,那么更“重咸”、更“辛辣”的操作都有可能出现。我们无从劝阻执政党停止这种作为,我们只能呼吁人民冷静自持,永远不随着魔笛起舞。二十多年的民主淬炼,台湾人应该已拥有辨识真伪的智慧了。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