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工商时报:放宽两岸经贸政策 支持全球布局

2007年09月26日 10:07:00  来源:
字号:    

 

  台湾《工商时报》今天发表社论说,本报系《中国时报》本周一刊登了台湾希望专题系列之三“空洞岛屿的赢家”,详细报导了广大台商在中国大陆的崛起、奋斗故事,也介绍了因为大陆经济发展,投资环境快速变化台商面临经营的挑战与因应,以及有心返回家乡贡献社会台商的感慨与经验,我们认为,在全球化的风潮下,两岸经贸的互动绝对是朝野无法忽视或视而不见的趋势,当局与其强行禁止、限制以致于造成台商与台湾渐行渐远乃至一去不返的后果,不如正视问题之所在,掌握解决的关键,审慎推动与执行妥善、务实的两岸经贸政策,不仅可以协助广大台商拓展事业,也可有效挹注低迷疲弱的岛内景气,创造双赢结局。
   

  在“立足台湾,前进中国,布局全球”的思维与指导下,十余年来据估计,至少有十万家台湾厂商,七百亿美元的资金西进中国大陆,虽然整体投资金额输给香港、南韩、日本、新加坡、美国,但在对岸形成的企业规模与经济实力,仍然令全球注意与重视。以“陆委会”统计资料为例,两岸贸易总额每年都以近三成速度攀升;二○○六年两岸贸易总额为一、一五九亿美元,其中台湾出口大陆金额高达八九二亿美元,占我方出口比重四○%。虽然民进党当局从继承李前“总统”的戒急用忍政策,接续改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以及“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近乎“锁国”政策,但两岸贸易的成果,譬如每年数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即充裕弥补了台湾对中国大陆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巨额贸易赤字,即可以证明两岸经贸的发展,虽然当局多所设限,但具体成果及贡献,仍然无法抹杀。
   

  然而,随着台湾蓝绿政治对立加剧,经济发展踌躇不前,对台商及两岸经贸发展的误会及批判声浪也就愈大,不少看法甚至指出,台湾今天之所以产业及经济空洞化,完全肇因于开放产业前往对岸投资,因此要求当局实行更严格的禁止及限制两岸经贸政策。对于此种与自由化、全球化思潮背道而驰的看法,“空洞岛屿的赢家”专题引用了“经建会”委托中央大学完成的“上市公司海外投资对台湾经济的影响与对策”报告澄清。研究报告指出,愈来愈多实证研究显示,企业虽然投资海外,但由于依赖母公司提供技术、原料、零组件等,反而可以促成更多出口,增加母公司的营收,美国、瑞典、日本到南韩,都可以得到企业海外投资不会造成产业空洞化的结论。然而,台湾的情况似乎与国际潮流恰恰相反。依据研究报告推估,台湾上市柜公司如果增加对中国大陆投资一○%,对母公司的影响是营收减少一、九二二亿元(二%),固定资产减少八六三亿(二%),员工雇用减少九、二四四人(一%)。对外投资不能增益母公司的营收,研究报告虽未明讲原因,但却点出了台湾对中国大陆设有投资上限规定,应是台湾和其它地区产生不同结果的一个变项。
   

  社论指出,当局对企业设下投资对岸不得逾净值四○%的上限,导致除了部分企业,譬如说上市柜公司,不得不遵守规定外,其它中小企业,或者采取从第三地汇出资金前往中国大陆投资的变通做法,或者在对岸即使有了收益也不愿汇回以避免进得来出不去的窘境。专题援引亲民党“立委”刘忆如的估计,企业为突破投资中国限制,近年来资金从台湾转到第三地的比例激增;其中,电子业投资“第三地”的资金即将近投资大陆的一倍。另一项证据即是,依据证交所资料,投资中国大陆的上市柜公司汇回金额,截至今年第一季累计只有二七三亿元,仅占汇出金额四%,也可以说明,因为两岸经贸限制政策,台商视盈余汇回台湾为畏途。
   

  如此的禁止、限制立场,在台商有意返岛投资或想倦鸟归巢时,尤其成为绑手绑脚的铁链,不但与自由经济思潮抵触,更使台湾的经济沦为“锁国”政策的牺牲品。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以及台商的全球布局需要,我们呼吁当局适时、适度放宽两岸经贸政策,让台商可以放开手脚发展,也让台湾与其它地区在公平的立足点上竞逐大陆与国际市场,否则,不仅台商孤立无援,台湾的经济更将丧失动能、故步自封,终而沦为经济孤岛。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