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湾需打破意识形态枷锁 放经济一条生路

2007年09月14日 10:12:00  来源:
字号:    

 

我们常说,一叶落而知秋;对台湾辛勤工作者而言,却可说黄叶漫天飞了。

 

台湾《经济日报》今天发表社论说,不久前国际劳工联盟才刚公布,五年来台湾劳工的薪资几乎是原地踏步,不管25年来台湾劳工生产力飞涨勇夺全球第五,复以全球最长工时辛勤工作,但每年物价水平持续不断升高,名目薪资硬是不动如山;这对勤奋高效率的台湾劳工太不公平了。

 

才不过几天,又一片黄叶飘落。一家从事人力资源调查历40年的跨国公司,全球同步公布“全球就业展望第四季调查”结果,在亚太八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又垫底,而且是连续第五季亚太地区聘雇需求最弱的地区。不仅如此,依其所谓就业展望净值,也就是第四季预计增加招募的厂商所占百分比,减去预计减少招募者的百分比所得出的数值,台湾不仅最低,而且还比上一季与去年同期都下降了两成多。

 

社论表示,其实,这正佐证了前一个事实:当企业的聘雇意愿阑珊、劳动需求疲弱,又怎可能猛力往上调高薪资?同一个调查也显示,当新加坡有过半雇主愿意付更高薪资,大陆、香港、纽、澳也超过三成,唯独台湾不到两成;加上许多企业又根本没有征才的意愿,则不论物价如何往上攀,又岂有提高薪资的可能?

 

但为什么台湾这么命苦,以过去意气风发的亚洲四小龙之首落到亚太地区垫底?理由太多了;诸如油价跃升、原料价格大涨、岛内物价上升拉高企业经营成本等。这都是这家人力资源公司所做的解析;可一点都没道理!油价、原料价格上涨举世皆然,而岛内物价上升的幅度我们还相对较低,甚至7月份还出现下跌的情况;相形之下,我们的企业成本的上升应比不上其它七个国家。原因必不在此。

 

那么原因何在呢?企业为什么欠缺聘雇意愿呢?我们不能不老调重弹:一个死气沉沉的经济,怎会有朝气蓬勃的企业?从2000年以来经济成长率就一直不如人意。一开始的低成长、负成长,好不容易近几年略有起色,却绝大部分来自对中国大陆出口的贡献;民间消费本就缺乏活力,受到双卡风暴的打击,更是一蹶不振;民间投资意愿低迷,甚至还出现负成长;各部门的支出连年萎缩;幸好靠着房地产市场一片荣景,岛内需求才不致成为一片死水。扣除那几个资本雄厚,技术先进,每年能大举对大陆输出的大企业,岛内的雇主还有多少增加聘雇、调高薪资的本钱?因此,台湾聘雇意愿八国垫底,台湾劳工拚命工作却薪资不动如山,的确其来有自。

 

不过这份调查也透露出不吉的讯息。受访的雇主之中征才意愿最高的是工程建设及矿产业。后者微不足道,但房地产建设目前正如日中天,只是一方面许多人都担心此荣景可能盛极而衰,一方面美国次级房贷风暴与低迷的房市似乎已经展现其杀伤力,美、日两大国都有景气走缓的迹象。我们本就深受二者影响,目前又仰赖出超拉拔经济成长率,若直接与间接透过中国大陆的出口有所波动,未来的展望可能更加不乐观。

 

该怎么办呢?先进地区碰到这种国内需求不振,通常的做法就是直接利用公共支出,或间接发动民间资源去扩张岛内需求。但台湾的财政早已捉襟见肘,当局缩减支出之不暇,岂有余力扩大公共支出?至于民间资源的投入在BOT被污名化,以及重大BOT工程如高铁相继完工之后,已难再寄望。而且高铁对岛内运输业的打击正方兴未艾,能源与原料飙涨以及国际景气疲软的不利影响正要波及台湾,若再计及中国大陆极力降温又对台商的加工出口业百般打压,我们对大陆出超的依靠恐怕也会动摇。

 

社论最后指出,要解决台湾经济的困局,打破台湾劳工的噩梦,只有一条出路:把台湾的枷锁打开,放台湾经济与劳工一条生路。加在他们之上的,只有一道枷锁:当局的魔掌。当局以意识形态治台,堵死台湾企业利用中国大陆加工基地及市场向全球拓展,逼迫企业选择出走,资金、人才流失,这是台湾与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竞争时最大的紧箍咒。当局用人只问色彩,不问专业,使行政效能一泻千里、施政荒腔走板,严重破坏台湾的经营与投资环境。为了一人、一党之私,不惜“举国俱焚”,闹得人心惶惶、天下大乱、“盟邦”急得跳脚,而将一切振兴经济、活泼市场、利用厚生的正事完全弃置不顾。只要将那四个字的魔咒一除,台湾经济与劳工立刻海阔天空、扶摇直上。只是,敢问黄叶几时休?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