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谈话”有“道歉”之词无真诚之意

时间:2015-08-18 09:17   来源:中国网

  8月14日,安倍成为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政客明星。全球都在听他酝酿已久的“安倍谈话”。

  结果如何呢?不同国家、舆论和观察家或有不同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是一份看上去模糊焦点和很不真诚的“谈话”。按照期待,他冗长的谈话稿中如果出现“殖民侵略”和“反省道歉”,就算是给世界和亚洲邻国一个交代,也算继承战后日本的一贯立场。

  上述关键词确实出现了。但他不是以安倍首相自己的口吻直接表达,而是以回顾历届内阁历史认识立场的方式间接提及“反省”、“道歉”。而且,对于“侵略”,他依然坚持所谓的“侵略定义未定论”,应该交由“历史学家讨论”云云。更重要的是,他宣称日本人有86%出生在战后,宣称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不应背负“谢罪的宿命”。

  对于慰安妇问题,他的表述更是暧昧不清--“要牢记战时众多女性的尊严和名誉受到伤害的过去”。

  对于未来,他倒是不吝篇幅,声称日本不会再战。当然,他更多提高的是日本战后带给国际社会的贡献等等。

  其实,“安倍谈话”不必如此复杂。如果抛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语境,他的“谈话”也未必错误--但问题是他搞错了逻辑关系,而且有意无意地忽略历史背景,更强化地缘政治语境下的现实冲突。

  稍有常识的人都晓得“安倍谈话”不真诚,在回避焦点,力求再重构所谓新的历史观。这一切,都是安倍右翼理念的直接投射。

  不真诚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个“谈话”是妥协下的“四不像”产物。邻国的批评,国内政、媒、民三界的压力,执政盟友(公民党)的劝说等等,使安倍不可能任性发表符合他政治理念的“谈话”。他自己版本的“谈话”脚本,是在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和在美国国会上的讲演稿,内容不含“殖民侵略”和“道歉”这些关键词。

  压力之下,他只能用文字游戏的方式来发表“谈话”。正因为如此,“安倍谈话”很难做到逻辑自洽,甚至连基本常识都不具备。譬如,他所谓继承历届内阁历史认识立场,但村山首相本人就不同意。此外,和其同属右翼阵营的前首先小泉纯一郎亦批评安倍。在其发表“谈话”前,几位前首相更是联名批安倍。鸠山由纪夫前首相则到韩国下跪为日本殖民韩国道歉。

  因而,“安倍谈话”虽然有妥协,但安倍主义的右翼核心思维得到了体现。譬如侵略未定论、不直接提慰安妇、战后出生的人不应背负“谢罪的宿命”等等。

  总言之,这是一份没有说服力的“谈话”,不仅无法让邻国满意,恐怕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当然,纠缠于逻辑和修辞以及文本表达也没有多少意义。安倍的主题思想,是面向未来,正所谓摆脱“谢罪的宿命”。但是安倍忽略了日本的“谢罪”并非宿命而是“历史原罪”。历史原罪,要用发自内心的坦诚和道歉才能慢慢消除,否则就会变成越来越沉重的历史十字架,让日本负重难行。

  安倍要摆脱历史负担,不是任性卸责,而是真诚道歉,让邻国原谅,才能让日本轻装前进。战后日本,历届政府虽然在历史问题上都喜欢搞些小暧昧,玩些小把戏,但总体坚持了正确史观。即便是小泉纯一郎,他的“谈话”也和“村山谈话”一脉相承。正因为如此,东北亚三国关系只要不出现历史问题掣肘,就能呈现出良好的合作关系。

  安倍右翼史观,使战后日本历届政府的努力付之东流,也彻底改变了东北亚地缘政治均势。日韩矛盾、中日冲突皆由此而生——当日本成为东北亚的麻烦制造者,日本也没有了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

  由此审视安倍一直以来的右翼努力,值吗?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