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才能引领中美未来

时间:2015-06-29 09:29   来源:国际在线

  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2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包括三位副总理等高级官员,美国包括副总统、国务卿等高级官员出席会议。

  历史地看,从2008年第一轮中美战略对话到今年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每次对话主题和内容不同,但是对话机制日趋成熟,对话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这充分说明,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基本上是稳定的、可预期的。目前,中美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格局。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现实地看,中美关系遇到了挑战和困难。中国以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迅速崛起为世界大国,而且发展态势一枝独秀。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特别是美国显然还没有调整心理适用和做好应对准备。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怂恿周边国家挑衅中国,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制造麻烦。在中国看来,明显是来者不善。

  地缘在太平洋两岸,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如何共处?无非有三种方式,战争、“冷战”和对话。庆幸的是,中美汲取了战争和“冷战”的历史教训,采取了对话方式解决、管控双方的分歧和矛盾,并且形成了定期的磋商机制。因此,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六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会的召开,无疑是一种务实明智、互利共赢之举。

  因此,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向奥巴马总统捎去的口信中指出:只要中美双方从大处着眼,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坚持建设性方式,避免战略误解误判,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共同利益就可以得到维护。应该说,这对中美关系导向是非常明确的。“大处着眼”四个字高屋建瓴、气贯长虹。再联系习近平主席对中美关系的论述和判断,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厘清在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地位和作用。

  此前,习近平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这个判断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展现了一种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刻的现实洞察,充满了大手笔气魄。同时,习近平又强调:两国的共同利益和相互联系远大于差异和分歧。这种不回避矛盾的真诚坦率,是与习近平大局观、全局观紧密相关的。而“大于”一词的运用,无疑是为中美解答了一道“算术题”。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理性人应该懂得并遵循这个自然之理。由此可见,“大处着眼”是与习近平对中美关系的判断和定位一脉相承的。

  “大处着眼”能够超越狭隘的零和思维。历史上,世界或者区域“老大”和“老二”从来就没有真正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往往是通过残酷的战争,最后两败俱伤。正是在汲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创新,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旨在超越狭隘的零和思维,避免你死我活战争魔咒。基于此,中美双方都要有个“心常态”。中国无意挑战美国、称霸世界,美国无疑遏制中国崛起,中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创世界美好未来。

  “大处着眼”能够有效避免中美误解误判。中美要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这是一条红线。中国永远不称霸,实行和平崛起战略,不会主动挑战美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和国家核心利益。美国公开宣称欢迎一个稳定、繁荣的中国崛起。中国崛起给美国和世界带来了机遇。中美双方在大战略上有着高度共识。因此,在涉及到敏感问题分歧时,首先会有一个基本的定性。譬如,最近几年炒得很热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钓鱼岛事关中国领土主权、事关二战后国际秩序,至少稍微具有历史知识,就会知道不应该纵容军国主义者挑起事端;美国不是南海争议各方的当事国,应该清楚在南海问题上的角色。如果因为钓鱼岛或南海问题而造成中美直接争端甚至战争,那么必定是中美鹬蚌相争,第三方从中渔翁得利。二战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

  “大处着眼”要成为新型大国关系行事规则。世界那么大,事情那么多,中美怎么做?考验着中美双方的智慧和胆识。因此,对于中美关系,应该多添砖加瓦,多注入正能量,要登高望远。实际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环境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中美面前,躲不开、绕不过、等不起。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顺利如期举行,虽然是在历经波折与坎坷之后,但是让我们看到了中美谋大势、办大事的趋向。

  中美未来不在上帝手里,就在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手里。只要中美秉承“大处着眼”的理念、惯性和规则,未来就必定是康庄大道,就一定造福于两国人民。(谢逸飞)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