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5月23日下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天才数学家纳什当天与妻子在乘搭出租车时遭遇车祸身亡,享年86岁。
一条短讯,经由各门户、客户端编辑之手,迅速传遍了几乎每一台智能手机。然而,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纳什是谁?
紧接着,各大门户忙着回答这一问题,各自新闻首页第二个头条位置都放着一组关于纳什的稿件,显然是“重要突发新闻级别”的规格。个别网站还做了简单的专题,内容包括“纳什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凭博弈论理论纳什均衡获得诺奖”,“他罹患严重精神疾病数十年但最终康复的故事,成就了一本名为《美丽心灵》的书和2001年的一部同名电影”等等。更深入的,则试图通过“囚徒困境”解释何为“纳什均衡”。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就如同广场上那只巨大的鸽子一样,解释半天,众多网友的反应仍然是“我还以为是打篮球的那个纳什呢”,或者“噢原来是《美丽心灵》的原型啊”。一个大家都不熟的人显然难以引发热烈的讨论。在新浪微博,这一话题甚至不能挤进热门——谈不上忘却,恐怕它从一开始就没有收到多少关注。
媒体编辑们的风向可能代表一种知识精英的视野与价值取向,在某个圈子内,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事。即使没有关注也不妨碍“装熟”,一篇由普林斯顿毕业生沈诞琦刚刚在5月15日发表于《文学报》的文章《我所认识的约翰·纳什》也在小范围内热传——但是这“装熟”太过明显,作者和纳什唯一的交流,只是一次简单的邮件邀请。
名人逝世、部分人激动、更多的人无动于衷,这可能已是这个时代大多数名人身后舆论的基本范式。就在前不久,曾风靡90年代初的诗人汪国真逝世,文化人或怀念或感叹。但更多年轻网友的问题这如出一辙:汪国真是谁?当浏览了汪国真的几首代表性诗作后,不少年轻人的反应则是“不就是个写鸡汤的吗”。
传统媒体时代,话语权掌握在包括媒体从业人员在内的知识精英手中,人们看什么,讨论什么,无不受到知识阶层的操控。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才发现,媒体人所认为重要的,未必就是大多数读者喜欢看的,甚至会有偏差。纳什离世关注度之吊诡,大致就是这种情况。
早在前几年,知名新闻App“今日头条”刚刚名声大噪,其创始人张一鸣传达的传播理念就是,由程序和大数据读懂用户想看什么,进而反过来推送同类内容。这种理念本质上是一种从主动传播到服务用户之间的角色变化。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理念首先强调了“需求”。不过,假如“需求”那么容易把握,乔布斯也就不再伟大。参考全球网站点击分布的“大数据”,每天推送最多的恐怕得是色情内容,或者至少是娱乐内容,而且内容档次可能还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不想、或者不需要看到别的。
在媒体变革的浪潮之下,媒体人已经难以固守传统的角色定位,而新的角色同样不能包治百病。此间的挣扎,也如纳什教授所曾经历的痛苦,恐怕还要纠缠这个行业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