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第38届学院奖”于2月27日颁奖。根据曾公开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极右翼分子百田尚树同名作品改编、令安倍观后称“深受感动”的《永远的零》,一举夺得最佳电影、导演、男主角等8个奖项。看到网上很多看过这部片子的中国人也说“这部片子是反战”的,令我忍不住写下这篇短文,谈一点浅见。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作为“第一本外国人撰写日本人论的著作”,享誉于世。该书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开宗明义写道:“每个文化传统中都有其关于战争的信条。”日本人“关于战争的信条”,不仅有强烈的“成王败寇”意识,而且只重强弱,不重是非。这不仅与日本武士道传统有内在关联,而且是日本右翼拒绝历史反思的社会意识基础。石原慎太郎宣扬神风特攻精神的《吾为君亡》所以获得热捧;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宣扬神风特攻精神的《永远的零》所以在日本“广受好评”,并在被称为“日本的奥斯卡”的“学院奖”评选中,一举获得8个奖项,就是利用并迎合了日本人“关于战争的信条”,以否定侵略历史。
必须指出,尽管日本历史教科书屡屡篡改或淡化侵略历史,但因“宫泽谈话”催生的教科书审查制度“近邻诸国条款”,即“有关近现代历史的论述,必须从国际协调的立场出发”的规定,那些编写教科书的人即使竭力想篡改,也不得不有所顾忌。但是,影视因不是叙述信史而允许虚构。因此,在扭曲整个日本民族,特别是日本年轻一代历史观方面的影响,远胜前者。特别是《永远的零》等影视作品在诉诸民族情感方面的“催泪”作用,以及通过对在那场侵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军人的正面描述,在渲染日本否定侵略历史的重要理论——“自卫战争论”方面的作用,不容低估。
我最初注意到这个问题是1995年,即日本战败40周年。当年我在日本观看了一部名为《听,海神的声音》的电影,这部电影令我想到:影片中的哪些人物会得到日本民众的赞美?
那部影片以倒序的方式展开:大学生鹤谷(绪形直人饰)和几名青年在球场上打橄榄球。这几名青年身形透明,只有鹤谷能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这时,只见其中一名青年对鹤谷说:“我们以前在明治球场打过球,50年前!”说完,转身就跑。鹤谷跟着他跑进寝室,发现室内空无一人。他躺下,思绪穿越到了20世纪40年代……
那年,他和两名同学(织田裕二和仲村徹饰)也在球场打球。回家后接到了“红帖子”(征兵令)。他由于“反战”,没有应征上前线,而是“离家出走”。他的两位同学则应征入伍上了前线,其中由织田裕二饰演的同学战死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另一位由仲村徹饰演的同学则在神风特攻作战中“玉碎”。仲村徹本是个不苟言笑的硬派小生,他在这部影片中仅有的一次微笑,是在驾机冲向美军军舰时的一个场景。他问僚机飞行员问了句:“准备好了吗?”对方竖了下拇指,他微微一笑。这时,只见两架飞机穿越火网,如飞蛾扑火般撞向美军军舰……
看了这部影片,我当时脑子里闪现了一个问题。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写道,“要戴着日本人的眼镜看日本。”影片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那些人物在日本有着无数原型,他们被合祀于靖国神社。那么,日本人看了这部影片,会作何感想?那些“为国捐躯”的“热血青年”是否会令他们感动,从而认为安倍等参拜合祀着他们的靖国神社,是一种应该采取的正当行为?事实上,安倍等正是利用这种获得文艺作品推波助澜且日益浓烈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以参拜靖国神社的方式达到既为自己赢取政治资本,又达到淡化侵略历史,最终修改和平宪法,突破战后体制的多重目的。
必须指出,日本的战争片偏重于渲染战争的残酷,和对战争的无奈。例如,《永远的零》和影片中的男主角宫部久藏,就是这样的人物。日本的很多影视作品正是以此含蓄渲染“自卫战争论”,仿佛那场侵略战争不是日本首先挑起的,而是别国强加给它的,并通过宣扬日本帝国军人的顽强和忠诚激发民族主义情绪。试问:日本的战争片为何不表现那场战争给周边民族国家造成巨大伤害,从而激发日本民众反思侵略历史?日本战争片的“反战”,难道没有强烈的似是而非的色彩?
中曾根康弘1986年8月15日在给当时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胡耀邦的信中写道:“虽然距战争结束已经有40年,但是不幸的历史伤痕依然深深留在亚洲近邻各国国民的心中。”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希望日本无论在历史教科书还是历史题材作品中,能够提出一个问题:那场战争,日本给中国造成了多么深重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