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对印度访问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可能取得的实质性成果有限,印度是一个中立不结盟国家,必须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要融入亚洲经济体建设,不可能不考虑中国因素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作者:纪明葵
纪明葵 国防大学教授
奥巴马总统于1月25日抵达新德里,作为主宾出席印度共和国日庆祝活动,这是历史上首位受邀参加印度国庆活动的美国总统,也是唯一一位任期内两度访问印度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此访欲为亚太“再平衡”战略取得“突破”;印度则为提高国际地位和执政影响力。
莫迪高调迎接奥巴马
莫迪放弃美印之间的复杂历史和对其本人的不公待遇,邀请奥巴马出席共和国日庆祝活动是“史无前例”,表明他有强烈意愿改善印美关系。为保证奥巴马的安全,印方虽然拒绝了设立禁飞区和在沿途大楼楼顶派遣美方狙击手驻守的要求,但印度安保部门已同意沿奥巴马车队行驶路线安装数千个配备面部识别系统的摄像头,在德里中央大街所有高层建筑顶部装备先进防空系统并设置狙击点,阅兵式当天这些建筑的入口将全部关闭。为了迎接奥巴马夫妇参观泰姬陵,印度出动大约600名清洁工,在泰姬陵周边道路上驱逐奶牛、水牛、野狗,并且清理垃圾和痰迹。
白宫认为奥巴马总统作为主宾出席印度国庆日活动具有“重要象征意义”,表明奥巴马外交取得重大成果,能在平衡亚太力量均势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
美国舆论认为,虽然莫迪总理陪同习近平主席参观甘地故居和河岸公园发展项目,追昔抚今,展望未来,共话两国关系发展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提出中印两国是“两个身体、一种精神”,习近平主席在古吉拉特邦祝贺了莫迪64岁生日,开始了龙象合作之旅。但从莫迪邀请奥巴马作为国庆主宾可以看出,印度对借重美国提升印度在亚太地位的高度重视。
奥巴马“投桃报李”,高度重视此次访印,携带了一个强大的代表团方阵,成员不仅包括第一夫人米歇尔、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贸易代表弗罗曼、商务部长普里茨克等白宫和内阁要员,还包括众议院少数党领袖佩洛西、国会印度裔党团主席克劳利、加州印度裔联邦众议员贝拉等国会成员,以及不少工商界领袖。
奥巴马访印的3 日行程内与莫迪举行超长会晤,会见美印工商界领袖、观看共和国日大游行、参加各种庆祝和纪念活动,还将参观圣雄甘地纪念馆和地标性建筑泰姬陵。
扩大再平衡战略的影响力
美国国会不断出现“再平衡”战略的反对声音,认为美国正面临全球三点一线的再平衡困境,在欧洲美国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再平衡俄罗斯,在中东美国主要面临如何再平衡ISIS挑战,在亚洲美国面临的是如何再平衡中国。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三点一线上的力量,并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是美国外交困境。美国的军事预算很难保证美国做出更大的军事部署调整。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需要获得中国与俄罗斯的支持。在面临中俄联手对美的情况下是拉俄制华,还是拉华制俄不可能以美国的意志为转移。北约东扩政策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错误,因为它直接导致了乌克兰危机。尽管美国口口声声讲北约东扩不是针对俄罗斯,但是当北约军队进入新欧洲,美国导弹防御体系指向俄罗斯,乌克兰危机暴发时,俄罗斯毫不犹豫的收回了克里米亚。
亚太再平衡战略直接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美国又无力和中国直接发生对抗,利用印度牵制中国成了美国外交突破点,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双方已就亚洲崛起达成共识和自信。26日莫迪于访问美国,罕见地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体育馆发表演讲,媒体称莫迪无疑享受了“超级巨星”“猫王”和迈克尔.杰克逊的待遇。同时,美国送给他的第一份“见面礼”竟是一张传票。美国纽约南区的联邦法院指控他涉嫌参加2002年家乡古吉拉特邦的暴乱。警告莫迪要与美国好好合作,听美国指挥,否则美国对你不客气,使莫迪的访问蒙上了阴影。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的演讲,表示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军事力量令邻国担忧,以及南海主权争议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布热津斯基对此直接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奥巴马的演讲体现出美国对中国在世界上发挥角色的某种“矛盾心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军事色彩浓厚,并在含蓄地传递遏制中国的信息。美国没有必要总是强调航空母舰和军事人员等亚太地区新部署,这些都对外传递了“强硬信息”。
虽然中美双方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解释不同,但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上已经形成共识,只有共同努力合作才排除对抗带来的影响,穷兵黩武已经很难实现冷战时期用强力统治世界的能力,网络安全成为人类命运的挑战,再用冷战的眼光处理大国关系,显然会使自己更加被动。
去年11月奥巴马曾对中国、缅甸和澳大利亚进行访问,此番不足4个月即“重返”亚洲,再次访问印度不难看出,这是奥巴马政府中期选举失利后为维护其“再平衡”战略不得不捡起的一根稻草,而莫迪的邀请正是奥巴马的期盼。
奥巴马在2010年首次访问印度时就表示:“美印关系将成为21世纪决定性的伙伴关系,这种潜力在近年来并没有得到开发。”
奥巴马再访问印度,就是要为美印关系重新注入活力,延长为期十年,至今年6月到期的两国防务合作协定。美国媒体认为,奥巴马热衷发展与印度的政治战略关系是基于对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自信角色的担忧。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马丹认为,美印都应扩大与中国的合作而非“排挤”。美印都与中国有着合作竞争关系,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中国发生冲突的风险,美国与印度都应扩大与中国的接触,开启广泛合作,这将有利于美印中三国展现合作的优势。
印美合作很难排斥中国影响
奥巴马访印有意把亚太“再平衡”、气候变化、解决伊核问题等作为外交重点。印度既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的一个抓手,也是气候和清洁能源方面的一个突破点。在落实再平衡战略方面,美方已与日韩等东亚国家建立深入防务合作,现在将目光转向印度洋放眼南亚,希望与印度加强军事领域合作,用提升民用核能合作水平为筹码,提升印度对中国西地区的牵制。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也是美方最看重的合作领域,继美中达成气候变化声明后,美方希望与印度扩大合作,为巴黎气候谈判作出努力。面对伊核问题,美国希望印度能继续减少在伊朗的石油进口,增加对伊朗核谈判的压力。
美国安全中心认为:“莫迪不会放弃不结盟政策,但面对中国的战略竞争他会加强与美日的关系。中国是印度的一块心病,因此与美国合作变得越来越明智。”美印都希望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崛起进行制衡。
印度国内舆论认为:莫迪“既想要保持中立不结盟政策,又要利用大国间的矛盾获取更多的利益,更避免使印度处于不利地位。”“美国想跟印度建立反华同盟,那将成为一场灾难。” “美国一直希望保持超级大国地位,只有保持单极格局才满意。印度必须非常谨慎,印度要成为大国,必须做到独立行事,不要落入大国博弈圈套中。”印度不能失去外交独立性,否则将给印度带来灾难。
印度已不再是形影孤单的贫困大国,印度已成为“金砖五国”成员,正在强化周边关系,融入亚太经济体系,为民族经济发展努力,强调21世纪将是印度世纪,印度有自己独立的政治主张,不能听命于美国左右。
中印深化战略合作惠及25亿人口,而这25亿人口既有一定的文化优势、又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又都是有核国家会对世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美印合作必需向中方展示美印都无意排挤中国,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要避免给印度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奥巴马对印度访问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可能取得的实质性成果有限,印度是一个中立不结盟国家,必须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印度要融入亚洲经济体建设,不可能不考虑中国因素对大国关系的影响,莫迪邀奥巴马参加国庆日活动更重要的是提升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自身在国内执政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