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反恐,欧洲感性美国理性特约

时间:2015-01-15 08:16   来源:中国网

  即便是这场超过百万人的大游行,在美国也不可能做到,它要考虑由此引发的恐怖风险和安保成本。但是对法国和欧洲而言,他们需要这么一场宏大的示威来彰显自己价值观的正确。

  作者:张敬伟

  张敬伟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查理周刊》遇袭,11日法国巴黎街头举行了超过百万人的集体大游行。有40多位外国领导人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和法国总统奥朗德一起手挽手走在游行队伍前列。但是奥巴马总统却缺席了。

  美欧美法关系出了问题?没有的事。在美国针对IS(伊斯兰国)的新反恐战中,欧洲和法国的战机和美国协同作战,和上次伊拉克的反恐战争相比,美欧反恐联盟相当坚固。而且,法国恐袭事件后,奥巴马给奥朗德通了电话并到法国大使馆吊唁...奥巴马没去巴黎游行,可以说是疏忽了,也可以说是美欧反恐思维上的差异。

  就前者言,欧盟国家领导人和奥朗德站在示威第一线,并不令人惊奇。从政治关系言,欧盟向来用同一个声音讲话,何况成员国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件。从反恐现实言,唇亡齿寒的逻辑摆在那,法国发生了恐袭,德国、意大利、英国还会远吗?毕竟欧洲各国地缘交接,和一个国家差不多。为法国人站台,就是为欧盟打气。

  美国和欧洲远隔着浩瀚的大西洋。9.11事件后,美国通过职能调整和机制更新,在美国本土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反恐安全网络。恐怖分子,很难进入美国本土实施恐怖袭击---当然,像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算是特例。因而,欧洲由于政治体制和地缘政治原因,反恐防恐上存在短板漏洞,美国本土防恐较为严密。

  就后者而言,美欧在反恐思维上存在着差异。确切而言,美国反恐更加重视现实主义应对,欧洲则充满理想主义色彩。无论是9.11事件还是现在的IS(伊斯兰国)捣乱,美国的做法是针对具体目标展开战争清剿,哪怕是搞错对象和盟友反对(伊拉克反恐战争)。即使是撤出中东被人视为反恐软弱的奥巴马政权,在对付IS时也是毫不手软,而是组成反恐联盟(欧洲和海关盟友),实施定点打击。

  对于本国舆论场和文艺界引发伊斯兰世界的反美狂潮,美国政府的做法则是相对谨慎。譬如当美国电影《穆斯林的先知》上映在全球引发穆斯林抗议并导致美国外交官殒命利比亚时,美国政府在谴责恐怖分子的同时也表示不赞成电影制作者。

  这和欧洲的理想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人们还记得,1989年伊朗当时的精神领袖曾对写出《撒旦的诗篇》的英国作家拉什迪发出宗教追杀令,导致英国和伊朗断交。后来,英国女王甚至授予拉什迪骑士称号以表彰其文学贡献,尽管这重新激起伊斯兰世界的愤怒。2005年,丹麦一家报纸刊登侮辱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的漫画,在全球引发穆斯林的抗议。随后,《查理周刊》因转载这幅漫画而遭遇投极端组织的燃烧弹警告。2012年还是《查理周刊》刊载伊斯兰先知的躶体漫画再次引起伊斯兰世界的愤怒。此番《查理周刊》遇袭,据说因为讽刺IS头目巴格拉迪有关。

  欧洲文艺界和舆论场习惯于冒险拿穆斯林先知开刀开涮,哪怕遭遇现实危险也在所不惜。这种欧洲式意识形态的坚守,可以视为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宣示,也可看作是基督教文明对伊斯兰教文明的倨傲与自负。须知,在历史上,欧洲曾经发生过多轮次的“十字军”东征。两种宗教的历史恩怨和现实矛盾,的确是欧洲发生恐怖袭击的原因之一。查理周刊悲剧发生后,一位法国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言,对严肃的事情讽刺化是法国传统。但这恰恰折射出两种文明两种文化的隔膜。别忘了,法国人只顾自己的传统,可能造成对伊斯兰教传统的侵犯。

  即便是这场超过百万人的大游行,在美国也不可能做到,它要考虑由此引发的恐怖风险和安保成本。但是对法国和欧洲而言,他们需要这么一场宏大的示威来彰显自己价值观的正确。

  奥巴马不参加巴黎的示威活动,引发了美国舆论和政客的批评。不过,这些批评和美欧之间的口水,不过是茶壶里的风波和“人民内部的矛盾”。美国的现实主义反恐——即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才是西方世界的终极选择。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