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赢家必答题

时间:2014-05-07 08:2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8.14亿选民、93万个投票站、1000多万安保力量、500多个政党、36天……被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选举”的印度大选,将于5月12日结束投票。漫长的选举过程既是各个政党角逐议员席位的博弈,也是印度发展政策的重新选择和再定位。但无论谁是这场“马拉松”式政治长跑的赢家,如何实现“强国梦”都将成为当选者必须解答的考题。

  梦想很丰满

  谈起印度的“强国梦”,世人多会援引其开国元勋尼赫鲁70年前的断言: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度一直憧憬着实现自己的“强国梦”,其历任领导人和政治领袖,也都在努力探索适合印度的大国发展之路,时至今日,印度的“强国梦”依然在路上。

  作为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致力于建设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现代化印度,并探索走一条“民主社会主义”强国道路;1984年上台后的拉吉夫·甘地提出“建设一个21世纪的印度”,尽管推行受阻,但施政纲领直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印度的软肋;1996年瓦杰帕伊出任印度总理,他提出要使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成为“印度的10年”,并使印度在2020年成为世界大国。

  而这次大选中,纳伦德拉·莫迪作为最有力的竞争者,有分析认为,印度有望迎来一个有全新理念的施政者,而印度的大国梦,也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开拓。

  现实很骨感

  尽管一直以来,印度都怀揣“强国梦”,但是在圆梦的过程中,印度也面临诸多不容低估的阻碍和制约因素。

  大选以来接二连三的暴力袭击,折射出印度长期以来面临的种姓、民族、宗教等问题。在印度种姓歧视盛行,民族隔阂根深蒂固,宗教争端盘根错节,这都成为印度社会动荡和骚乱的催化剂。

  印度一直以“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自居,其在政治制度上与西方国家很相似,但这个制度并没能有效解决印度的重重问题,却更像是助长了各种问题存在的合法性,与国情并不完全吻合。

  经济因素也未成为“强国梦”的加分项,在过去30年,印度经济平均增幅达到6.4%,2002年到2011年甚至达到7.7%。但是近一两年来印度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经济增长降至5%以下,物价上涨,外资撤离,卢比贬值,让印度人信心动摇。

  如何提升国际地位,增加影响力,迎接新的高速发展期?无论谁在大选中胜出,新政府都需要有正确的定位。

  定位在何处

  在印度大选中,外交政策很少被重视,但印度新政府要想实现其“强国梦”,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应对一个印度在过去几年里表现欠佳的国际环境,只有解决好自己周边的问题,印度要在全球充当“领导角色”的愿望才能实现。

  印巴争端使印度的主导地位受到邻国巴基斯坦的挑战,影响或控制南亚地区中小国家的软实力还很不足。印度在领土纠纷、边界问题和地区国际关系等方面执行强硬利己的现实主义外交立场,这种追求地区霸权的大国观念自然不利于印度世界大国目标的实现。

  实现“大国梦”不能一蹴而就,而现在印度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基于自身实力找准自己的定位。而回归亚洲,坚持睦邻友好,推动地区关系和谐繁荣,才是印度的明智之举。(辛义 吴亚博)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