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电业沉没源于产业引领能力衰退

时间:2012-11-07 13:41   来源:新京报

  在优势不再的情况下,仍然固守旧业最终将会被拖下水,造成更大的沉没成本。

  曾几何时,索尼、松下、夏普等一系列家电业是引领全球家电时尚界的巨头。然而似乎转瞬之间,日本这些家电巨头已经濒临整体产业巨舰沉没的边缘。近日,日本家电三巨头松下、索尼和夏普先后公布了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本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三家巨头均未能扭转连续多个季度巨额亏损的局面。

  从直接的产业经济原因来看,家电业本身的创新衰竭与产业地位下移是日本家电业衰败的主因。

  一是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衰竭。这与传统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有关,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从创新、繁荣到最终衰退的整个过程。如果按照50-70年左右的产业周期来看,发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家电产业应该已经进入生命周期的后期。

  二是家电产业地位的持续下移。正是由于创新能力的下降,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家电产业面临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降级为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趋势。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欧美发达国家已经陆续摆脱简单的家电装配加工制造业。例如曾经鼎鼎大名的汤姆逊早就被TCL收购,最近连新西兰的家电巨头斐雪派克(Fisher&Paykel)都被中国海尔收购。从理论上说,日本家电业恐怕最终也难逃被劳动力更丰富廉价、资本供给更加充足的新兴市场国家企业收购的窘境。

  另一方面,在优势不再的情况下,仍然固守旧业最终将会被拖下水,造成更大的沉没成本。而日本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讲究坚持传统和长幼秩序,这对于摆脱传统产业束缚,提高整体创新能力也极为不利。再加上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更倾向于传统大型财阀,导致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进入创新产业而快速成长。这些因素都潜在地影响了日本产业的快速跃迁升级。

  为解决本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一般欧美发达国家选择将产业外迁或者外包,而中国台湾、韩国等亚洲新兴市场地区则选择承接升级。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富士康,通过不断转移生产基地来获取廉价的劳动力和环境资源,通过承接发达国家的外包产业获取利润。但这样的企业缺乏在一个地区可以长期扎根的基础。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应该从日本家电业的没落中充分看到自己的未来。中国目前的劳动力成本仍然偏低,仅为欧美日的几分之一,劳动力成本优势仍在,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路能够长期持续下去,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当前阶段。未来仍应着眼于创新性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政府在支持基础研究和创新上应采取更多的支持政策,力争早日建立类似美国的创新支持和孵化机制。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