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时代》周报网站7月23日文章]题:疑虑重重的巨人
预测早已成为信念:中国将在2l世纪留下自己的烙印。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使自己适应重心向太平洋转移。去年奥巴马总统调整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使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洲。
但这对一个既充满自信又疑虑重重地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德国特里尔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迪尔克·施密特和塞巴斯蒂安·海尔曼的研究报告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
这也许是最重要的论断:不能用冷战的思维来理解中国的崛起,中国也不是苏联。与苏联不同,在中国“没有权力无比的中心”在决定政策。中国的对外经济非常典型,有大量不同的角色在决定其政策——除了中央政府之外还有各省和大型国企。
事实上,中国要比西方人得到的初步印象复杂得多。中国在有力地扩充军备,但它(目前还)不谋求成为全球大国。中国过于敏感地关注人们是否尊重它,但如果中国应该承担责任,它又会逃避。
北京的事务优先顺序是清楚的。施密特和海尔曼在研究报告中写道,“维护国内稳定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保障领土完整(台湾和西藏),确保经济发展”,对北京政权来说,这一切要比致力于展示自己是有责任心和愿意合作的大国更为重要。
中国仍然在忙于处理自己的事情。但它有时以毋宁说是不灵活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已经促使某些亚洲邻国重新寻求老霸权国家美国的保护。
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双边关系对21世纪前半期产生的影响将大于其他任何双边关系。施密特和海尔曼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在经济和货币方面,两国间早已存在“共生的相互依赖”。而在政治上,稳固的超级大国和正在崛起的地区大国之间存在争斗。美国政府试图“管理”中国的崛起,而中国则担心美国的包围战略。
但如果中国消除其管理危机,如果中国继续使其经济快速增长,如果中国启动早该进行的政治改革,那么对某些新兴工业国家来说,中国模式仍将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施密特和海尔曼说得对,对欧洲人和美国人来说没有理由“沾沾自喜”。他们很快就将摆脱不掉中国这个挑战。 (马蒂亚斯·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