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银行业最近组织专门展会,大力推广普惠金融概念,旨在使更多印尼人了解银行,从而享受适当的金融服务。展会期间,印尼银行业协会和印尼央行还联合举办了首次以普惠金融为主题的东盟会议,就如何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行讨论。目前,普惠金融正成为印尼银行业关注的话题。
“普惠金融体系”是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期间,联合国为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旨在建立一个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长期得不到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小微企业、农业人口以及贫困人群成为普惠金融的重点关注对象。相比依靠国家财政或者捐赠的扶贫方式,“普惠金融体系”既保证金融机构获利,又帮助穷人脱贫,实现双赢。
普惠金融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长期以来,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银行、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都以富人为主。小微企业、农民、穷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被种种限制排斥在正规金融服务体系之外。普惠金融体系通过建立新的信贷模式和金融制度,给弱势群体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孟加拉国的“格莱珉乡村银行”模式是广为人知的经典成功案例。其主要面向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贫困女性,采取无担保、无抵押的贷款制度。乡村银行将借款人分成小组,几个小组构成一个乡村中心。以借款小组和乡村中心为单位进行运作。借款人可采取分期不等额的还款制度。印度和印尼等国家借鉴了孟加拉国的经验,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就印尼而言,印尼央行近日推出新的政策,针对贷款额度在一定限额以内的中小企业,免除办理贷款所需的最低收入、担保和经济状况限制;对贫困人群,则督促银行简化开户手续,降低开户所需的最低存款。以前,在印尼人民银行开户最低须存入50万印尼盾(约合53美元),现在只需存入区区2万印尼盾即可。
在世界经济前景黯淡的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国内经济,保护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也至关重要。普惠金融将那些被传统金融体系拒之门外的弱势群体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建立一个持续的、可以为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因此,普惠金融对创造就业、减少贫困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