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非合作论坛战略内涵

时间:2012-07-18 10:0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第五届中非合作论坛7月19日将在北京召开。2000年合作论坛创立使得中非关系得以机制化以来,中非关系全方位迅猛发展,被西方舆论视为“不可思议”和“现象级”的事件,合作论坛成为引领中非合作的一面旗帜。随着中非关系的深入和复杂化,论坛也应进一步从战略高度优化结构、创新举措,以更好服务于中非关系的大局。

  回顾合作论坛发展历程,有三大成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第一是合作论坛在国际层面烘托和营造出了中非关系的“大势”。上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对中非关系的印象仅限于曾经反殖、反霸上的“阶级弟兄”。新世纪初始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不但给予了方兴未艾的中非关系一个历史性的平台,更表明了中国政府要大力发展和经营对非外交的决心。2006年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则具有里程碑意义,参会的非洲领袖之多、举措之丰富、影响力之大,均超出以往西方或国际社会的类似机制,让合作论坛真正成为了国际品牌,之后欧、美、日本、印度、巴西均把中非论坛视为竞争或效仿的对象。12年来中非关系在论坛推动下成为现代国际关系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组关系,中国在非洲从舞台边缘走到中心。

  第二是中非关系的合作内涵全面提升。12年来中非贸易额增长16倍,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在非中企超过2000家;在政治上,2000年后近50国非洲领导人访华,5个非洲国家与中国建交或复交,在苏丹、津巴布韦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已是非洲最为信赖和倚重的域外大国;“中国发展模式”也让非洲侧目,南非和埃塞俄比亚执政党甚至把来华培训和交流作为党内高层的“硬性任务”,汲取治国理政、干部制度建设和改革开放等经验。

  第三则是论坛与时俱进,务实高效。第一届和第二届论坛主打的“减债”和“经贸”牌呼应了当时非洲的迫切需求,并间接迫使欧美对非减债、关税优惠力度加大,在非洲和国际层面得到积极反响。同时欧美对非论坛举措的“虚多实少”和中方的“口惠而实至”形成鲜明对比,2005年西方对非500亿美元援助承诺兑现率不及50%,而中方近两届推出的新老“八项举措”均提前保质保量完成。

  当前中非关系已发生战略性变化,对非外交已不能满足于“量”的简单增加,更需注重“质”的全面提升,不能局限于“谋利”的短期目光,更要以“势”为重。在此情况下,更需看清合作论坛可以提升的方向和领域。

  第一,应全方位地“走进非洲”。合作论坛举措大多集中在经贸领域,更多是从经济角度来促进中非关系发展,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战略需求的提升,政治、人文和安全在中非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在非洲虽有亲和力,但政治上的影响力和价值观上的感召力依旧缺乏,安全的脆弱性近期也凸显出来,目前中国在非的很多问题根结也在于这种不平衡性。

  第二,论坛机制有待完善。目前非洲方面对论坛的贡献和其庞大的国家数量依旧不成比例,非洲通常是被动反应或提出部分意见,这需要中非双方在后续行动上强化配套机制,以更好地推进举措前期规划和后续监督。同时随着参与中非关系行为体的增多,论坛也应有意识地加大企业、智库、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数量和力度,听取不同声音,接收更多的建议。

  第三,部分举措应接非洲“地气”。非洲发展阶段依旧落后,部分项目举措虽然初衷较好,但必须符合非洲的发展阶段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避免流于形式甚至“好心办坏事”,这就需要前期充分和科学的实地调研。

  第四,多边外交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在中非合作的现阶段,双边虽有着比多边更好的灵活性和操作性,但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1比54的结构框架,论坛多边整合作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非洲一体化虽尚未成熟,但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地区组织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一体化在非洲是人心所向,合作论坛应拓展和深化与这些地区组织的合作关系。

  最后,对于合作论坛的定位也应有所明确。合作论坛虽已取得巨大成功,但论坛只是推动中非关系发展的平台和工具,而不能取代和包容中非关系的方方面面,无限制地“铺摊子”、单纯追求数字或建平台只会让论坛臃肿而失去可持续性。在论坛中打造对非合作的“精品”是可行之道,尤其是非洲渴求、更符合“双赢性”的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合作等方面可重点谋划,同时强化非洲青年人来华交流、学习和培训也应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以服务于中非关系世代友好。而在具体方式上可借鉴欧、美、日等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基金的方式推出对非举措,这在操作上更为灵活,实施上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不会拘泥于3年的论坛时间限度,让时间跨度长、更具战略价值的大项目得以实现,也可在项目审批、资格认定、资金使用上更具备科学性,使非洲国家可按其所需合理利用,充分发挥非洲方面的积极性。(黎文涛)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