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限制福利治“懒虫”

时间:2012-06-04 09:37   来源:人民网

  加拿大有一个奇怪现象:一方面是劳动力短缺,需要引进外劳来填补;另一方面却是失业率居高不下,领失业保险金的人数长年不减。

  以安大略省的家庭保姆业为例,有640位以家庭保育为业的人在家赋闲,领取失业金;但同时该省却要从国外招聘668名持短期签证的保姆。阿尔伯塔省各部门均缺少劳力,仅在餐饮业工作的外籍劳工就多达1261人,可本地却仍有347位以餐饮为职业的人没有工作。在最小的爱德华王子岛省,尽管有294位从事渔业加工的人领取失业金,但同时却需要招聘60名外籍渔业加工人员。在人民网记者采访过的“贻贝王养殖厂”所雇拥的50多名工人中,就有10多人是外籍劳工,可当地青年失业率却在接近20% 。

  出现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是,雇主似愿意雇用外劳,因为他们的薪酬比本国工人相对低廉。但不容否定的事实是社会福利太好,本地一些人似宁愿放弃工作,而满足于坐享失业福利。根据现有制度,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其原工作薪酬55%的失业保险金;他们每年只需工作12周到19周,其余时间里就有资格领取失业保险了。这一现象在大西洋沿岸各省渔业地区尤为明显,在那里,渔业工人每年只需劳动三、四个月,其他时间则全靠领取失业金为生。据统计,在全加有140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却有25万个工作岗位存在缺额,需要人手。

  鉴于高福利导致多个欧盟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与巨额财政赤字,加拿大联邦政府未雨绸缪,宣布将于近期推出一项改革,即通过提高领取失业金的门槛,来逼迫靠福利生活的人们去找工作。这一方面可减少福利开支,另一方而则可提高就业率。其实,政府一个心照不宣的用意,就是要治一治那些想躺在福利上不劳而获的“懒虫们”,逼他们去自食其力。

  用加拿大财政部长弗莱厄蒂的话说,就是“没有什么工作是比没有工作更糟糕的”。

  当然,人力资源部长芬莉在宣布新政时用语委婉,她表示,改革只是“为了帮助想要工作的加拿大人找到工作”。她说,“加拿大面临空前的技工短缺,将加拿大人同急需人手的工作联系起来很有必要”,“这可以确保让失业金领取者了解到他们所在地区本来是有工作可做的。”

  目前透露出来的改革措施将领取失业金的人分为三类,区别对待。一是曾保有长期工作,偶尔失业才领取失业金的群体,其标准是在过去五年中领取失业金的总长不超过35周。他们在寻求工作时,只要与以前的工作属于同一类别,而薪金又不低于他前项工作的90%,他们就须接受这一工作。二是,不算经常领取失业金的群体(介于35周与60周之间),他们可以有18周的时间寻找工作;如果有类似他们以前的工作,但薪金是他们以前的80%,他们就得接受。三是经常领取失业金的人群,他们在过去5年中领取失业金在60周以上;只要有他们可以胜任的任何工作,而薪金又不低于他们前项工作的70%,只要工作地点距居所不超过一小时的车程,他们就得接受。

  新政策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不仅拥有330万会员的加拿大劳工大会表示反对,三个在野党,新民主党、自由党和绿党也都发表声明,提出批评。劳工大会主席乔治蒂指出:政府是意在削减工人的薪酬并降低雇佣条件。新民主党和自由党的声明则认为,政府是在加拿大人无法掌控(即失业)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惩罚,强迫他们接受低技能,低薪酬的工作;还危及到依赖季节性经济(如渔业等)社区的经济安全;同时它并无助于解决技术工人短缺问题。

  如果新政策得以通过,将对壮年与老年人,以及依赖季节性经济的群体影响最大,因为这两类人是经常领取失业金的主体。有统计表明,经常领取失业金的人占到全部领取者的比例分别为:45至54岁年龄段为45%,55岁以上则占到51%。而在以渔业为主的纽芬兰省,经常领取失业金者则占到全部领取人者的80%之高;爱德华王子岛省也高达78%。也就是说,一年中,他们大半年都是要靠领取失业保险金来维持生活的。这一经常领取者群体在加全国约占领取失业金总人数的58%。

  不过,新政策却受到工商界的广泛赞扬,也得到主流舆论的首肯。《环球邮报》发表了题为“只要适应,工作就在前面”的社论,社论说:加拿大的一个明显悖论是,一方面是人手不足,尤其是在西部,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无事可做。社论说:陈旧的关于工作的观念已经日薄西山,人们必须适应新的经济变化的现实;政府在鼓励人们适应这一快速变化的经济现实时,正在起领导作用。另一报纸《全国邮报》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失业保险已被一些人所利用,他们一年中只干最低限度的数周工作,然后就靠领失业保险为生;此项改革就是意在防止福利的滥用,合情合理,早该如此;在劳力短缺的加拿大,找到工作并非不可能,所需要的只是努力、意愿与灵活性。

  眼前,这一新政策刚刚披露出来,尚未正式出台,咨询与争议也刚刚开场。加拿大联邦政府表示,将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做出改进,然后定案。但现在看来,加政府限制社会福利的方向与决心则已下定,不会轻易动摇。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