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宣布,将于6月1日起在上海和东京两地市场启动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这不仅将促进人民币与日元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降低交易汇兑成本,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阶段和有效手段。中日双方都期待此举带来共赢的成果,为两国金融界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中日两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货币外围连接的多元化是其走向国际化的基础,这将有利于中国金融机构的对外发展需要。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敏感和关键时期,人民币和日元实现直接交易表明,中国正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和改革路径,进一步扩大经济基础的市场环境和条件,为人民币最终国际化打造平台。
当然,中国也需要思考直接交易所带来的风险和不利,尤其是在全球金融风险持续上升和蔓延的时期,更应理性评估形势,合理把握节奏。中国对日元的资质与国际地位应有理性认识。日元在国际货币储备结构交易中的影响力正在下降,这警示着货币交易品种的拓宽既要考虑数量的组合,也要考虑货币基础和市场状态的变化。
交易数量的改革要与货币制度与金融经验相对接。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多地显示了货币组合数量的上升,但是,中国对货币的实际效应不能忽视,对市场和制度尤需多加考量,从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到人民币兑日元的直接交易均局限于银行间的外汇市场。货币兑换或交易品种的扩宽并非都有利,应警惕风险基础的差异。此外,虽然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扩大了交易数量,但在背后仍然是美元定价,人民币对日元的波幅仍取决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因此这一举措并未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格局,货币工具的基础和政策效果应在货币制度的大前提下全面衡量。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的金融改革需循序渐进,立足稳定,从国内向海外推进、从制度向产品推进、从专业向技术推进。同时,要思考有利局面之下的不利因素,使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的外贸投资发挥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