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东各国局势充满不确定性

时间:2011-06-02 14:37   来源:中国网

  当前这场中东剧变演变至今,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特点,即中东25国(22个阿拉伯国家以及土耳其、伊朗和以色列),爆发抗议的绝大多数为阿拉伯国家,22个阿拉伯国家中只有卡塔尔和阿联酋得以幸免。

  当前席卷中东的抗议风潮深刻反映了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阿拉伯民众强烈不满该地区国家政治体制六十年停滞不前及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全球化的现实,带有很强的阿拉伯民族复兴的性质和特征。从阿拉伯民族数千年历史来看,自阿拉伯帝国(公元7世纪—1258年)瓦解以来,阿拉伯民族就未再辉煌过。实际上,自公元9世纪中叶,阿拉伯民族就开始走向衰落,迄今仍未走出历史的阴影。近千年来,阿拉伯世界一直身处危机之中,饱受外来侵略,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十字军(1096~1291年)都成为阿拉伯人的主人。20世纪初,统治阿拉伯人近五百年之久的奥斯曼帝国瓦解,阿拉伯民族刚摆脱土耳其人统治,但迅即又落入英法殖民者之手。二战后阿拉伯国家纷纷获得独立,但很快被卷入美苏两大阵营对抗。冷战结束后,阿拉伯人不仅遭遇两次伊拉克战争,还面临美反恐战和民主改造的重压。纵观亚洲四大文明(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华文明),近代以来都曾经历衰败与挑战,但另外三个民族都未像阿拉伯民族经历过如此长久的衰败。而且现今中、印、伊皆已走出历史阴影,不同程度走上民族复兴之路,但阿拉伯民族依然落魄依旧。此外,与非洲、拉美和中亚等地相比,阿拉伯世界迄今尚未经历全面、彻底的民主化的洗礼。但是,阿拉伯世界一直没有放弃民族复兴,一直在进行探索,其中二战以来有两次大规模的探索尝试:第一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埃及纳赛尔革命为标志的“民族民主革命”,以反帝反封建,建立民族独立国家为目标;本次则为以突尼斯、埃及革命为标志的“民主主义革命”,以反独裁、要发展、促民生为目标。因此,此次中东变局是阿拉伯世界百年迷茫、屈辱、愤懑乃至绝望情绪长期郁积的总爆发,体现以“民主”为主要诉求的第二次阿拉伯复兴浪潮的兴起。

  当前这场中东波仍在持续蔓延、发酵过程中,并将持续相对长一段时间。相当长时间内,大动荡与大变革将成为中东的主旋律。根据对未来局势发展的预测,可将中东这场剧变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革命阶段,以推翻现政权为特征,时间可能持续1-2年。目前埃及和突尼斯依然动荡,前途不明,有爆发“二次革命”的可能;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的政权都面临严重困难,卡扎菲和萨利赫前景不乐观;阿尔及利亚、巴林、摩洛哥、约旦等国面临不小风险,不时爆发抗议活动;沙特、阿曼、科威特等国短期内似能维持稳定,但从长远看,都面临艰巨改革挑战。第二阶段,即变革的阶段,以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为特征,可能至少需要3-5年时间,甚至数十年。

  未来中东各国局势如何发展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国内反政府抗议分子的力量大小和团结程度;二是当政者内部团结程度,尤其是军方的态度尤为关键;三是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和措施是否得当和有效;四是国内矛盾的激烈程度;五是外部势力尤其是西方的干涉程度,这又与西方的利益大小、关系远近有很大关系。

  这次剧变可能会带来一个“新中东”,但其形成需要漫长的过渡阶段时间,且带有很强不确定性。这一过渡阶段可能会带有如下特征:1、民主和民众政治参与空前扩大,但动荡的民主社会可能成为主要特征;2、弱势政权可能成为常态。之前,阿拉伯国家多是威权政府或强势君主制国家,政局长期稳定,但未来这一状况将被打破;3、伊拉克和黎巴嫩的宗派、教派分权可能成为阿拉伯世界主要的政治权力分配模式;4、政治力量多中心化。过去阿拉伯国家多是一个领袖、一个政党、一个家族,但未来将转化为多种政治力量共同发挥作用,除传统势力如军方外,其中一些新兴力量如教派、部族、民主势力、伊斯兰力量、非政府组织和工会都将发挥重要作用;5、政治社会发展模式多元化将取代昔日阿拉伯国家的单一模式。但不会复制西方模式,伊朗伊斯兰革命模式也难复制,土耳其模式恐成为重要参照。

  但是,不管怎样,阿拉伯世界将迈入变革与动荡的新周期,政治、社会、经济长期震荡将成为重要特征。短期内阿拉伯世界整体影响继续下沉不可避免。但长远看,也可能迎来“重生”的历史性机遇。但这一重生虽是历史的必然,但在何时能够实现却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唐志超)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