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中东动荡“不是什么”

时间:2011-06-01 13:59   来源:中国网

  面对西亚北非这场几乎波及所有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动荡,各界十分关心其根源到底是什么。有意思的是,迄今为止,不同学者给出的答案不完全相同,有些甚至完全不同。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这场动荡的根源,到底“不是什么”。

  首先,它不完全是政治体制“惹的祸”。在总结中东动荡的诸多文章中,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所谓“政治体制说”,即认为中东政体落后,专制独裁是导致当前政权危机的关键,只要这些国家推行了民主化,就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表面看,这种观点与当前中东国家普遍存在的终身执政、君主专制、家族世袭等时弊相合,却无法解释下列事实:第一,埃及、叙利亚、利比亚等国建国后就实行集权统治,为何在纳赛尔时代,不少政权深得民众拥护,领导人在国内外颇有口碑,现在却政权根基动摇,乃至领导人被赶下台?第二,这次率先发生政权更替的,是政治相对开放的突尼斯和实行共和政体的埃及,为何实行专制君主制的沙特、酋长式统治的阿联酋,其国内政局却总体安然无恙?第三,如果说实行民主化就能带来政治稳定,又无法解释前苏联和伊拉克等国的政治演进历史。前苏联在威权体制下一跃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鼓吹“民主化”,反而导致国家最终解体。伊拉克在萨达姆时期长期奉行威权统治,维持政局稳定从来不是问题,但在伊拉克战争后转型民主政体,反而安全形势恶化、政治纷争加剧。

  其次,不能笼统地用经济落后解释当前政治困境。“经济没搞好说”或“在经济全球化中落后说”是诸多解释中流传最广的。其潜台词是,只要埋头发展经济,政治稳定自然不成问题;或者说,只要更好地参与全球化,就能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但仔细分辨,这些提法不能解释下列现象:第一,单从经济指标看,已经垮台的突尼斯和埃及,其经济业绩在阿拉伯国家中并不算差:突尼斯经济竞争力非洲第一,幸福指数世界第29位;埃及2008年被评为“全球最佳改革国家”之一,在178个国家中列第26位。为何经济达到这种程度,仍会发生政治危机?第二,如果经济落后会导致政治动荡,利比亚和巴林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国内民众福利水平也不错,为何也发生骚乱?第三,当前阿拉伯世界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82%,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如果说中东国家是因为融入经济全球化“不够”才导致现在的问题,这又如何解释?

  最后,不能简单将动荡根源归结为“维基革命”、“网络革命”。对这次中东动荡,网络确实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但网络只是一种承载和传播信息的工具,而且遍布世界各地,并非中东独有。把中东剧变简单归咎为技术性因素,并据此将查封网络作为解决之道,无异于本末倒置。(田文林)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