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支出”里藏着什么秘密

时间:2013-04-02 13: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中央要求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预算报告中,仍然存在“说不清道不明”之处,不仅让人“雾里看花”,更暗藏一些“花钱花招”,譬如某市“其他支出”高达146亿。(《新京报》4月1日)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调研发现,在一些政府预算中,“其他支出”数额巨大,在一些基层政府尤为明显,最高的能占本级支出的40%左右。典型的例子是,某市2011年一般预算支出中,按功能分类,“其他支出”达146亿元,占总支出的11.6%,仅次于教育支出。

  预算中“其他支出”竟占比四成,可见地方花钱是多么“灵活”。就常理而言,该花钱在明处的地方都在预算中按惯例列支了,剩下突发和不可预估的,才能在“其他”项目中另处,那么,地方哪来那么多“突发和不可预估”的花钱项目呢?按惯例,项目支出属临时性支出的,一般用于应对可预见的突发事项,各国大多远远低于基本支出。那么,可不可以这样推断:正因为“其他支出”具有隐身衣效果,才会让各色三公浪费以及介于“消费”和“浪费”之间的灰色支出,终于有了埋单的空间?而现行预算法偏偏又规定,年度中财政资金在科目间“流转”不需人大审批,于是更放任了“乱花钱”。

  预算上的纠结,直指三公消费的约束问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指出,近年来,全国三公消费总额突破了9000亿元。这一数字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反驳之,认为“每年三公消费没有9000亿元这么多”。但无论怎样反驳,实际花费也是个天文数字。并且,不少政府收入并没有进入财政预算。

  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关键在于“怎样花钱”的程序未必明朗。这些年,地方在民意倒逼中,羞答答掀起了预算公开的盖头,但也正因为这种“公开”缺乏顶层设计,就像官员财产公示一样,长期处于“试水”和“摸石头”的阶段,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只是各家掌控各家的“火候”,最终结果是“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到”。财政超收部分“自说自话”,于此之上的预算审查、预算约束便形同虚设。

  项目支出的问题、预算外资金的问题,是预算中的核心“顽疾”。好在目前,财政部正在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作准备。同时,根据预算法修改工作进度和立法计划安排,财政部也已启动了预算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已经完成了初稿。但愿预算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包括“其他支出”等项目设置的规范,能从新法中获得制度性矫正。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