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农妇警告:在中国吃猪肉等于自杀”的陈年旧帖又在网上流传。网文称,十几斤重的小猪使用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药、高铜、砷等药物的添加剂催肥催长,养五六个月就出栏了。长期食用这些猪肉,会诱发各种不适症状甚至癌症。传言引发了不少网友担忧,《人民日报》调查后称,这是危言耸听,养猪人也吃自家的猪。(11月26日《人民日报》)
“45天速成的原料鸡,饲料可毒死苍蝇”、“吃猪肉等于自杀”、“清晰图教你分辨真假羊肉”、“白酒多含塑化剂”,诸如此类的新闻我们耳熟能详……曾有人针对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种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做出一个对比版的“刀尖上的中国”,结果是:竹笋查出的焦硫酸钠超标百倍,用柠檬黄染色的小黄鱼危害肝肾,厕所澡盆内泡血肠……全国13多亿张嘴,每天只能惴惴不安地面对餐桌,不知道在填饱肚子的同时,是否吃得安全。
公众吃什么才会放心?是靠党报、官媒的辟谣吗?其实,一些官方媒体一直想在这方面作出努力,如深入基层实际调查,采访农业部、卫生部的权威专家,试图用种种科学数据,帮助公众不再担忧餐桌安全。可是,即便是在中央级的媒体上辟谣,说“养猪人也吃自家的猪,养鸡人也吃自家的鸡,种菜人也吃自家的菜”……但能放心大胆敞开肚皮去吃的人估计也没几个,以至于有些人自力更生、在阳台上种菜;一些垄断企业、机关单位甚至还搞蔬菜、肉蛋“特供”。
对食品安全辟谣的声音,似乎没有谣言传播的力度强和快。为什么人们宁可相信身边食品不安全的传言,却不愿意相信权威专家或官方的辟谣呢?追根溯源,源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过去人们亲身体验的种种遭遇让一些辟谣显得苍白无力——即便传媒能证明一时一地的特定食品是安全的,也不能证明众口里所有的食品都是安全的。
当普通个体对食品安全真相的追问,在一次次官媒辟谣和一次次民间舆论场揭秘间博弈时,如何避免信任被残酷的现实碾碎,恐怕靠的不仅是一轮轮的官媒“辟谣”,而更应该是改变现状的切实努力。如果质检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再落后于民间力量的各种实验;如果食品企业的自我监督,不再落后于微博监督的内幕爆料;如果权威部门的发声辟谣,不再落后于媒体的采访质问……种种如果都能实现的话,中国的食品才有实现安全的可能,无需再劳烦官媒或专家们的辟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