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应“多维防范”应对风险

时间:2012-11-09 14:0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随着近年中国经济和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多。此时,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维度判断形势,推进步骤,落实计划,尤显重要和必要。

  所谓天时,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就是商业行动所依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大环境。

  从政治角度说,目前最突出的是中国企业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遭遇的“市场问题政治化”,以及在亚非地区遭遇的“地缘安全风险”。企业应将上述系统性风险作为极重要因子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学习国外跨国企业使用金融或保险工具对冲风险的经验。在政府层面,商务部今年已开始会同外交部等相关部门,加大推进针对境外中国企业的预警和通报力度,着力应对这类风险。而“天时”在经济层面,是指对内外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以相机而决,趋利避害。回顾中国平安在欧洲富通集团收购案上的“泥足深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整个金融危机的底部判断过于乐观,从而“抄底”失败。

  所谓地利,则指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地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以及全球相关行业的变化。

  在这个层面,需要对产业趋势、行业状况、法规政策、社会环境、市场情况、合作伙伴、并购对象等都有深入了解和评估,否则只能是“赔本赚吆喝”。TCL当年收购法国汤姆逊时曾风光无限,但随后被迫偃旗息鼓,就是因为对卖方手中的核心专利资源没有了解清楚,对市场主流将从电子显像管电视机向液晶或等离子平板电视机的结构性转变缺乏预判。

  所谓人和,则是指企业“走出去”后所处的社会环境,遭遇的文化差异。这些软因素,往往容易被忽视,却常常成为致命一击。现代跨国企业运营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中,除了交易成本,组织成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而影响组织成本的因素,就涵盖了社会认同、文化融合、劳资关系等诸多内容。中国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时,就多次发生韩方员工的不妥协罢工事件,将企业一度拖入破产保护的境地。这种劳资冲突,也在其他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展中出现过。

  “走出去”,风险无处不在,风险难以消弭,风险考验实力。从“天时”到“地利”,再到“人和”的多维度风险防范和应对体系的构建,应是“走出去”的题中之意。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