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京市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开幕式上,参加培训的新闻发言人有98人,19人无故缺席;新闻发言人助理有106人到会,20人无故缺席。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当即要求新闻单位公布所有的新闻发言人名单,随后,当地多家媒体都曝光了这19名缺席者的名单。(见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此举表明了南京改善新闻发布工作从整治“新闻不发言人”开始的决心。对于新闻发布工作,各地都是十分重视理论培训、队伍建设、实务操作的。不过,技术上讲究一些固然不错,但新闻发布的内容更加重要,尤其是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没有对新闻真实的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新闻发布会。
作为官方就重大事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既是官方与新闻界最佳的良性互动契机,又是权威消息发布的重要渠道。通过新闻发言、新闻通稿、记者提问、官媒互动的生动演绎,新闻发布会无疑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新闻现场和新闻源。
然而,当前新闻发布会与理想状态相比,似乎正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异化”。
一是官气较重,互动不充分。官方的新闻发言人大多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难免官气较重,这本身就容易妨碍官媒之间的良性互动。新闻记者也难免对官员产生天然的怀疑,难免形成官员嘴里无新闻的“有罪推定”。发布会还没有召开,互不信任的局面就已然形成。
二是新闻发布会无新闻。“新闻不发”、绕着新闻走,大约是不少参加过新闻发布会的记者的感受。新闻通稿太简约,王顾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轻、真假莫辨,都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这样的新闻发布会,不论新闻发言人听过多少培训课,语言仪表多么得体,表面上对新闻媒体有多么尊重,对新闻发布会的技术运用多么娴熟,但最终还是面对新闻绕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