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深圳市城管局2011年共安排了19批86人次出国(境),花费92万元。其中包括“因2017年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深圳举行,我局代表市政府参加2011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18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以及赴澳洲参加第七届数字地球国际研讨会,令诸多网友很有“穿越感”。对此,深圳城管局回应称,出国参加植物学大会属职能范围,欢迎市民依法申请索取考察报告。(见9月25日《南方都市报》)
有人说,这是个学习型社会,城管深谙植物学奥秘也不算奇迹。但类似高尖端的国际性专业会议,又是植物学、又是数字地球,城管竟然都能蹦蹦跳跳地参加,而且还不是列席,这真是让人倍感振奋——差点就要忘了不久前当地城管与黑社会之间的纠结。城管队伍中卧虎藏龙,从概率上讲不是没有可能,只是随便就能划拉出植物学专家、数字技术专家,中国的城管果真能武装到这些专业领域?什么“眼神执法”、什么“举牌卖萌执法”,不过浮云而已。
夹杂在“植物学会议”背后的民怨与质疑,恐怕并不能在这种戏剧性的公示中淡去:一者,因全年安排出国(境)团组19批86人次,共花费91.98万元,深圳市城管局成为39个公布三公经费的部门中,出国人数最多的部门。既然是最多,就当有最多的道理,可即便公示了,该去不该去,谁又能较真得清楚呢?
二者,专业性会议就当有个专业的样子,城管确实与绿化、与信息技术有关系,但这种关联真就到了非去国际学术会议的地步?依此逻辑,住建部门也与绿化沾边儿,其他一切部门都在数字信息化进程里,那么,他们若一同欣然前往,是不是也很靠谱呢?
这些年,在“三公消费”中搭便车屡见不鲜,打着开会考察的旗号,干着度假休闲的勾当,而洋洋几万字的“考察报告”又能证明些什么呢?正如民众所言,外国又没有“城管”、全世界都找不到个同行,如此高频出国学习,到底是学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