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这份报告数据怎么来的,有多权威性,不管是什么学历,他上微博不是为了刷着玩的,他每点一下都是要计流量、付出成本的,必然是因为有什么想说,有什么想读。社会精英能说的,平民百姓自然也能说,没有谁的话语权更大一些,所以我们也不必太在意究竟是谁在微博上说话。
既然社科院的报告也认为大多数人学历并不高,那么你让他说一些高雅的话也不现实,话粗理不糙,我们既没必要把他说的几句污言秽语太过当真,上升到人品有问题的高度;也没必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骂了声娘就认为其一无是处。评判的标准应该是以事实为准绳,说的不对的要引导,说的对的我们也应该倡导。
正是尊重每个人的发言权,微博才有今天的海量用户,这反过来也说明,以前普通民众的话语权是多么的稀缺。不论如何,以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都已经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事实存在。你接不接受,它都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舆论。
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应该学会怎么去利用它们,而不是去妖魔化它们。就像“表哥”杨达才事件,政府可以将之视为网络倒逼反腐,将了官场一军;换个角度,政府也可以理解为这是网络在帮你纠错,帮你铲除暗藏的腐败分子。与其被动地等待,还不如主动去拥抱。在骂别人乱说的同时也要反省,你告诉了别人什么,该你说的时候,你什么都不说,或者遮遮掩掩,只言片语,给别人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间,就别怪别人乱猜测了。那是你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
有人把微博比作一个个圈子,把那些大V比作山头。你一个无名小卒,去网上喊一声试试,看有几个人搭理你。网络会放大,也会缩小,要想让山那头听得见,必须得扯大嗓门喊点特别的话,这是网络冷暴力的一大成因,可是,微博的影响力并不是靠谩骂得来的,它是基于对真相的探求。低俗化是不是事实?存在,有些人夸夸其谈,有些人哗众取宠,但不是全部;混乱无序的问题有没有?有,但也不是主流。
我也相信谣言会蒙蔽一部分人,有时候甚至会骗过大多数的人,但它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骗过所有的人。如果相信人的良知,就应该相信网络还是有基本的自净能力的。
在众多政府机构、众多媒体开通微博微信,以及负责任的公众人物越来越多以后,微博的自净能力正在发生改变,而它进一步的改变,它未来公信力的构建有赖于权威的声音越来越多。
我也相信谣言会蒙蔽一部分人,有时候甚至会骗过大多数的人,但它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骗过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