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轻疑的矛盾体背后是弥漫的轻浮

时间:2013-04-10 11: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带来了信息传播的迅速和多元,也带来了泛滥成灾的假新闻,继“深圳最美女孩”假新闻后,最新一条流传甚广的假新闻是“乞丐流浪9年获700万财产补偿”。报道称:2004年7月,家境贫寒的温州男子朱景从家里出发,因为经商连连亏本,9年来风餐露宿乞讨流浪。今年3月流浪回到家乡时,哥哥告诉失踪9年的弟弟,前几年家乡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后被证实为一条假新闻。

  这条假新闻所以影响深远,跟“深圳最美女孩”那条一样,主要是很多媒体都“中招”了,因为经历非常传奇,不仅网络媒体转疯了,很多一向比较谨慎的传统媒体也转载了这条新闻。假新闻虽然离奇,但它太符合媒体编辑的猎奇需求,加上转载者众,从众和扎堆效应下,无法抵制眼球诱惑的编辑们就失去了“核实信源”并“审慎把关”的媒介品质,集体去消费这条让他们亢奋的报道。集体消费的结果就是集体蒙羞。

  其实,越是面对这种传奇的消息,越需要审慎的判断,避免被“离奇”的魔弹所击中。这条新闻,只要稍有点儿怀疑精神,就能够分辨出真假。正如当地政府部门人士接受采访时透露:由于人多地少,当地一户家庭只能分到1亩地左右,被征用的话,1亩地能拿到20来万元。网上传的700万元相当于征用35亩地,这差不多是一个生产队的土地面积,怎么可能呢?可是,沉浸于传奇故事消费快感中的人,是没有思考能力的,也没有耐心去分析,轻易就被假新闻牵着鼻子走了。

  这个舆论空间存在着一种看起来似乎很矛盾的现象,公众一方面很轻信,面对一个明显不合常理、漏洞百出的信息,缺乏基本的怀疑精神,轻易就相信一条符合自己想像、期待和立场的新闻。另一方面却又很轻疑,面对一条事实确凿、并无疑点的信息,总是不相信,盲目地怀疑一切,对不符合自己想像、期待和立场的事,都习惯用“阴谋论”的思维去猜测,无证据、无原则、无理由地怀疑——无论你说什么,就是不相信你。

  轻易相信,又轻易怀疑,看似对立和矛盾,其实是同源同构的,实质都是人心的浮躁所导致的辨别力的退化。对公共事件和新闻信息的判断,缺乏起码的原则和理性,而是在从众和标签化中选择站队。对于站队,网上一个段子说得很好,为什么妈妈都不喜欢自己的儿媳妇,而奶奶都喜欢自己的孙媳妇——答案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思维退化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根据立场和站队,而不是根据事实和逻辑进行真假是非的判断。立场和站队非常简单,不用耗费脑力去思考,不用看事实和逻辑,只要站队就可以了,我这边就是真的、就是对的、就是应该支持的,否则就是假的、错的、应反对的。

  当一个人的思维退化到了“站队”的程度,成为无脑的人,一边轻信着一边轻疑着,就可以理解了。符合自己的立场和口味,认定是自己喜欢的,标签为自己一个战壕的朋友,定位为自己期待听到的观点,那就可以不加辨析地选择相信,没有任何的戒备和思考。不符合自己的立场与口味,把对方看作是自己的敌人,在言说者身上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汉奸”、“公知”或者“强者”,就会本能地抵触,坚定地怀疑:怀疑其用心和立场,怀疑它的一切。这种思维在某些人那里甚至进一步简化为“两个凡是”:凡是政府说的都会选择怀疑,凡是底层说的都会选择相信。

  这种思维不仅是偷懒,更是官能的退化和精神的封闭,丢掉了脑子,而仅靠感官本能去进行判断,悦耳的就是对的,让眼球兴奋的就是真的,将自己的想像和期待按摩得很舒服的,就是真理。一大社会问题是,如此丧失思考能力的不在少数,甚至成为网络的多数派,并且这种无脑的声音在喧哗和嘈杂中淹没了理性的声音,让智慧的声音在沉默的螺旋中被边缘化。

  常有人欢呼新媒体的革命,盛赞“自媒体”的冲击,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被夸大的概念。自媒体至多只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没有在社会学和传播学上成型,最关键的是网上不动脑子的人太多,只有“自”而无“媒体”。只有“自己动脑子”而不是简单和偷懒地站队时,不被别人的情绪牵着鼻子走,不去标签化和概念化,有了“自己去冷静思考并对自己言论负责”的自伦理时,原子化的个人成为负责任善思考的个体,“自媒体”才会有实质的意义。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