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宏宇
深圳市民阮燕婷一家自1993年始,资助江西一位叫“陈小喜”的学生,直到他初三毕业。后来陈小喜到广东打工,见面聊天时说“谢谢阿姨每学期提供的40元生活费”,捐助人顿感惊讶,因为寄给孩子的至少是400元!而且写给孩子的信也从未被收到。近日,经当地媒体初步调查,捐款严重缩水的事实为真。(3月10日《深圳卫视》)
据报道,阮燕婷的妈妈,是在“‘手拉手’助学活动中,一对一资助陈小喜的”。可以想见,所谓“一对一”绝非是“点对点”(直接汇款给孩子监护人)的方式,而要经项目组织方、校方等多个环节中转。恰是在此背景下,才会发生“捐款缩水”之事。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陈小喜反映,“当时班上有四五个同学接受了深圳好心人的捐助,到手的都只有40块”。由之可见,捐款的大额缩水,并非是个别人一时起意所为,而是与某一长久存在的“规则漏洞”有关……的确,公众更愿意将此事归因于少数“贪婪者”与“制度后门”的一拍即合,而不是源于“制度”本身的“合法”抽成与盘剥。
陈小喜的遭遇,终究还是“旧有慈善模式”的产品。客观地说,随着时间流逝,慈善领域已然发生了些极为深刻的积极变化。然而,纵使走上了正确的变革之路,回望“400捐款变40”的荒诞故事,仍极具参照与反思价值。透过此事,公众、职能部门,都该更加坚定一个共识,即建构起更文明的慈善组织方式,是如此的迫切和必要!
在了解陈小喜的故事后,阮燕婷一家表示,“不会放弃做慈善,但今后将更多参与‘亲力亲为’的项目”。——当捐助人的诉求已变,慈善事业的组织方与管理者,更该加速纠偏,拿出更具竞争力的慈善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