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别做不良社会情绪推手

时间:2013-01-22 15:18   来源:人民日报

  一则“80后女副市长”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引起许多人的联想:其中是否有“潜规则”?当事人有无“背景”?传言满天飞的同时,包括本报在内的许多媒体介入了调查,试图还公众一个真相

  “80后女副市长”的疑云正在逐渐消退。而我们更关注:身处互联网时代,面对事件呈现的复杂性,真相如何浮出水面?在热点事件与社会情绪的双重互动中,媒体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舆论矩阵中,媒体应发挥平衡作用

  在近年来的一系列热点事件中,不止一次出现众说纷纭的罗生门现象。除了辽宁东港“80后女副市长疑云”,近期的北京城管“抢棉衣争议”、湖南长沙“暴力救助事件”,甚至更早一些的“药家鑫案”,都曾引起网络上大范围围观,出现多个版本的叙述。尽显开放的舆论场中,芜杂的信息让人们陷入“真相困境”。这个时候,尤需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的媒体介入,运用理性精神、专业调查,驱除笼罩在事件之上的迷雾。

  这种介入,越来越需要媒体定力和职业精神。在此前的周克华事件中,来自微博的转发数据为“真相突围”之难提供了注脚。数据表明,转发“未被击毙猜测”的,远远高于当地警方对事件的说明。事实上,从近年来多起公共事件的舆论指向看,有一个尴尬的特征:指责有关部门,往往比替有关部门说话容易引来点击量;追求情绪释放,比追求真相更易赢得掌声。

  变化的舆论格局和复杂的社会心态,无疑对媒体坚守客观立场、摈弃放任情绪提出更高要求。后续跟进的报道评论,是帮助还原事情真相、给出事实的同时疏导情绪,还是迎合一些标签化的简单推断、放大对立情绪?这是媒体在类似舆论事件中,应该拷问自己的地方。

  还记得当年的药家鑫案,就因被人罔顾事实贴上“官二代”标签,酿成对案件形成强大压力的舆论潮。事后有人反思:如果当初媒体能以更理性的态度面对,给双方同样音量的麦克风;如果社会舆论能以更理性的态度介入,而不是一味应和……我们至少可以阻止事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

  面对公众关切,媒体不避热点主动深入现场,力图解疑释惑,值得称道。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做细致深入的真相追寻,就容易参与到社会情绪的发酵之中,甚至可能充当酵母的角色。事件的结论还未得出,情绪化报道已经漫天飞舞。这样的参与,只会加剧“真相困境”,让理性的声音更难突围。

  传播碎片化,媒体应秉持客观态度

  媒体关注热点事件是对的,社会情绪也有其现实根由。许多事件之所以引起关注,甚至引发负面猜想,也与现实中的一些问题有关,比如发生过的“萝卜招聘”、“表叔”“房妹”等事件,作为媒体,应该正视社会情绪背后的公众诉求。

  但是,也要看到,在信息传播碎片化的网络环境下,人们的关注力和判断力往往随之碎片化,出现了用道德判断代替事实判断、以价值批判取代真相追寻的简单化倾向。一些人讨论问题,惯于用先入为主的“立场”站队,事实如何不再重要,“选择性相信”普遍存在。大家更关心斩钉截铁的判断和痛快淋漓的宣泄。在网民人数超过5亿的大众传播时代,媒体如何不被各种情绪所左右,以专业精神还原事实真相、凝聚大众共识?

  在最近的兰考火灾、镇雄滑坡、北京“城管抢棉衣”,以及此前的甘肃“焦三牛猜想”等一系列公共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媒体对事件真相孜孜不倦的调查,也再次证明:媒体只有秉持理性客观的态度去深入调查,真相才会像剥洋葱一样呈现出来。

  负责任的媒体,不能做不良社会情绪的推手,而要站在理性一端,做极端情绪的冷却剂。应注意纾解来自网民的冲动,而不是推动事件朝不健康不理智的方向发展。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中,如何追问真相,检验着媒体的职业能力和责任担当。当下中国,公共舆论事件不少,媒体要勇于直面更要恪守职业精神,按照事实逻辑疏导公众情绪,不盲从、不跟风,搭建通往理性讨论的桥梁,促进事件当事者和公众的良性互动。只有这样,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才能形成和维持。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