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与基层地方环保官员们聊天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谈起一个问题:怀念早些年前的环保风暴,怀念那个敢做、敢言、敢开罚单、敢向违法排污的大企业开刀、敢得罪地方政府的潘岳副部长——那几年常有环保风暴的时候,借着那些自上而下的风暴,环保部门既受重视,环保工作也好开展,基层环保工作人员执法的时候,语调都会硬很多。如今没了风暴,工作比之前难开展多了。
无独有偶,在某年3月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出席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道:“为什么我们见不到‘环保风暴’了?还有一些意见认为最近几年来环保部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又开始抬头,您如何看待?”——由此可见,怀念环保风暴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的舆论心态。公众怀念,媒体怀念,基层环保工作人员也怀念。
确实让人怀念,曾经风风火火的环保风暴,已成为一种记忆,对公众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陌生的词。最后一次环评风暴,应该是2009年6月那一场,升格为部的环保部通报说,由于个别地区和企业严重违反国家企业政策和环保规定进行项目建设,暂停审批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项目,同时五大国有电企之一的华能集团和华电集团,各有一家在建的水电站被责令停工进行整改。这张大罚单涉及的投资有的过百亿,有的甚至上千亿。
一次次的风暴虽然未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症结,可敢于跟地方政府说不,敢得罪人,敢于向大企业开刀,却让舆论和公众看到了环保部治污的决心,看到了环保部在与地方政府博弈中的强势,也看到了从制度上解决污染问题的希望,让制造污染者有所敬畏,让污染企业的保护伞有所忌惮,也让支撑着“不污染就无发展”“先污染后发展”之类过去曾非常强势的GDP至上思维开始松开和瓦解。一次次环保风暴也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环保部引领风暴,舆论跟进监督,公众热情参与,官方与民间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反污、去污、治污、惩污的正能量。
可这之后,环保风暴似乎就没有了声响,前后强烈的反差下,公众难免不怀念潘岳式的环评风暴。
没有了环保风暴,是因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做了很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而不需要风暴的劲吹了吗?没有,对于中国当下的环保形势,官方的说法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透过文字游戏和官话套话空话的迷雾,能够看到,现实可能比这种官方描述严峻得多,这种严峻可以从频发的环境危机和突发事件看出来。中国多次发生了重金属污染、化工污染、水体污染的事件。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蔬菜、看到的景象、听到的描述,可以切身感受到我们身边环境不容乐观。可怕的是,也许很多环境危机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酝酿着,有一天会以让人猝不及防并目瞪口呆的方式突然爆发。
有人说,中国的环境问题到了集中爆发期,这说得还比较客气,更尖锐的说法是:中国正在品尝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路径所种下的恶果,付出昂贵的代价,承受着大自然的报复。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美丽中国”概念,是一个美丽的愿景,说明我们在环境问题上有太多“不美丽”的地方需要反思,以“美丽中国”促人反思被污染围堵的现实。
没有了环保风暴,是不是因为我们环评已经充分制度化了,从而不需要风暴的形式了呢?没有。其实以风暴式的治理去推进环保,并非长久之策,这一点上,甚至连环保风暴的发起和推动者、环保部副部长潘岳都毫不讳言,他多次表态称:每一次“风暴”,其实都是跟在突发事件和被动形势后面的“亡羊补牢”;每一次,“风暴”都未能如愿变成常规性制度固定下来。所以他也不止一次地表示要“告别风暴,寻找新路”。可是,这几年环保部门在制度化建设上并没有作出多少努力,监督上没有敏感力,惩罚上没有执行力,推进制度化上没有动力。当我们告别了“风暴”,执行力又裹足不前,叫人如何不怀念环保风暴。风暴虽不能解决问题,但起码让人看到了执行力。
舆论和公众怀念环保风暴,怀念的不是那种暴风骤雨式的治理路径,不是“开几张大罚单”的快意恩仇,而是在环境问题尖锐的语境下期待看到环保部门正视问题的坦诚和解决问题的魄力。我们的环保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应该亮出自己的肌肉,让“美丽中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