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告知公众“塑化剂安全”、“三聚氰胺无毒”,然后又为自己“对公众造成了误导”道歉,北大教授李可基最近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作为专家抛出“不当言论”而饱受抨击的,李可基并非第一人。去年,董藩就以“到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不要说是我的学生”的言论被戏称为“4000万教授”。诸如此类例子,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专家应该怎样出现在公众面前?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时,以何种身份、何种立场、何种观点与公众交流?
借助微博的力量,一句不当的言论、一个出位的观点很有可能迅速被传播出去,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此事即如此。尽管有人声称:对于科学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关注其对不对,而不是该不该为企业站台。然而,作为专家,如果立场有问题,其所发表言论的真实性就将大打折扣。
当下,许多人都想“博出位”。许多专家也不顾社会潮流,故意发表一些奇谈怪论,以此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在这些语出无状甚至逻辑混乱的言论背后,反映了一个浮躁、虚妄的社会心理。尽管不排除有些专家由于不善表达、沟通导致社会认知差异,但确实有人为了名和利,一个劲地为商业和权贵“代言”,丝毫不顾及社会影响和公众感受。
作为一名专家,应该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自身的发展,最适合科学家出现的场合应是实验室或者研讨会,而非企业的公关舞台。当科学家与公关场合、企业联系在一起时,势必会触发公众无穷的想象力。一方面,“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容易在商业和经济面前失去心智,发表一些违心的观点。另一方面,即便其研究有理有据,所言亦非虚,在如此场合说出来的话也难免遭受质疑。
一个应该被重申的常识是:科学是伦理的基础,而伦理是科学的目标。基于此,科学家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要求。当为数众多的婴儿因为吃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罹患结石,当数百家台湾企业因为含有塑化剂而被停业整顿,“两种物质有毒”已经在科学界和社会上达成共识。在三聚氰胺对公众造成的阴影尚未消除,塑化剂带来的影响还在延续时,李可基教授就认为三聚氰胺和塑化剂无毒无害,显然是在挑战公众的承受底线。这种不顾及常识、逆社会潮流的做法是有违伦理、有悖科学的,被舆论认为谋取私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科学家也好,教授也罢,本应是社会的标杆,而在现实中许多专家却被称为“砖家”,固然有公众认知与科学实际有偏差的问题,更多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他们的出言不当。这样的后果,除了专家越来越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外,层出不穷的怪异言论往往对社会造成更大的撕裂。一方面我们要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专家们更应顺社会潮流而“发声”,并提高与公众的沟通技巧。目前来看,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