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秋季蔬菜上市时节,北方部分地区蔬菜遭遇“低价滞销”难题。在山东,各地频发“菜贱伤农”事件,大白菜、白萝卜、莴苣、芹菜等价格甚至跌破了菜农的成本价。然而,广大市民却并没有感觉到菜价有所下降,出现了“卖难买贵”同时存在的怪现象。(10月29日新华社)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成本和供求决定价格。某一商品需求不变,供应增大的情况下,价格有所下降也是必然。然而,到了蔬菜头上,这个规律却失效了。一方面,秋季蔬菜大量上市,价格跌得让菜农欲哭无泪;而另一边,市民却在花着高价买菜。那么这蔬菜中间的差价到底去了哪里?
从宏观层面来看,从地头到餐桌蔬菜差价大,有两个较大的影响因素。一是蔬菜从田间收获到市场出售,中间消耗和浪费过大。这中间包括正常与合理的消耗与损失,也包括不正常的消耗和损失,比如人为浪费、比如因为储藏、运输条件所限而造成的腐烂、冻害等浪费。7月3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就表示:“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超过20%。”如果100亿公斤成本加利润100亿元,每公斤1元钱;不计算运输、储藏等成本,损失掉20%之后,每公斤至少要1.25元,价格上涨25%。
另一方面,运输成本过大,无疑是蔬菜“卖难买贵”的一大成因。据报道,山东批发价每斤2分钱的白菜,运到南京之后批发价2毛,零售价4毛到5毛,中间加价10到20倍。即便是如此,一些蔬菜运输商和批发商依然表示没有赚头。
很明显,解决蔬菜“卖难买贵”一边伤农一边伤民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做好蔬菜种植引导、调剂等工作。另一方面,无疑需要改善蔬菜储藏条件,避免不合理浪费与损失,实现蔬菜供应少受甚至不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各个季节都能保证供应;同时,拓宽流通渠道,降低蔬菜运输过程中的成本,以及摊位费等中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