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公司社区搜索部、公共事务部、知识搜索产品市场部的4名员工涉嫌与外部人员勾结,对外部人员所提的删帖请求,私下进行了违规的有偿操作。其中3名员工已被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依法刑事拘留。另一名员工预谋勾结贴吧管理员收费删帖时,被公司发现而未遂。百度已解除4名涉嫌收费删帖员工的劳动合同,称将联合公安等部门严打“有偿删帖”等违法行为。(8月5日新京报)
近年来,网络有偿删帖在我国互联网呈漫延之势,网络删帖有发展成为一种特殊服务行业的趋势,不能不引起业界和司法部门重视。个别删帖者糊涂地认为,删帖不违法,道德也管不着,甚至有人认为自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2010年,蒙牛、伊利两大乳业集团相互指责对方诽谤诋毁,两个公司公开化的矛盾最后升级到网络公关公司及其“网络删帖”、“网络打手”参与其中,极大地误导了消费者,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类似有偿网络删帖现象一直不断,并作为一个重要话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网络删帖”的发生、发展直至市场化,跟我国互联网产业的繁荣息息相关。有识之士认为,这已成为我国互联网土壤里的“恶之花”,如不抑制其生长,必将后患无穷。
今年四月中旬,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在全国联合开展为期2个月的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打击“网络删帖、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灌水公司”等形形色色的非法网络公关机构,这些所谓公关公司分工明晰,明码标价,替人消灾,他们利用不正当手段打击竞争对手、歪曲捏造事实进行敲诈勒索、通过话题炒作制造虚假网络民意牟利、从事私下交易牟取非法利益,混淆视听,散布谣言,严重毒化社会风气,干扰了正常的舆论宣传秩序,侵害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的批评监督权,损害了公共或个人利益,妨害了公正有序和谐的社会管理。目前,一大批“删帖公司”和非法网站已被勒令关闭。
但这一不规行为并未被有效遏止,它们在一些地方暗地里悄悄生存。百度这次曝出员工有偿删帖只是其中一例,而公安机关对其刑事拘留则说明了此事的严重危害性。
从理论上看,删帖公司不外乎通过两种途径强行删帖:一种是通过黑客侵入网站后台。删帖公司如果采用这种形式对众多网站的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将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另一种可能就是删帖公司通过所谓 “公关”与网站合作,“掐死”帖子。这种作法违背了网站发布公共信息的中立性和无偿性,违反了《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的要求,将可能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教授认为,目前,对非法“删帖”行为我国法律法规还存在许多空白点,甚至有时无法可依。笔者认为,这种“窘境”有待我国立法机关从民事、刑事、行政三方面加强研讨,加大立法惩处力度予以解决。在现有条件下,各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大胆适用现有法律规定对这一不规行为进行综合治理,以尽快医治这一网络“恶瘤”,还广大网民一个健康、文明、干净的网络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