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日前报道,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末全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超过1200万。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养老机构不愿意接收,“失能老人”处境窘迫。
《桃姐》也好,《飞越老人院》也罢,富有“发现”精神的电影人,总是以别样的叙事方式来呈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电影,除了悬念迭出的剧情、出神入化的演技,也离不开影片的社会效应。换言之,一部击中民生痛感的影片,引发观众的热议在所难免。
干瘪的皮肤、呆滞的肢体、羞涩的笑容、茫然的眼神,或许就是“失能老人”留给我们的“刻板印象”。当他们因为行动不便或者智力下降而遭受白眼的时候,当他们因为身无长物而成为家庭“累赘”和社会“包袱”的时候,当他们一脸茫然地坐在椅子上接受形式上的慰问和过场性的探望的时候,他们便被集体抽离了个性与特点,被视为一个整体,被硬塞在一个共同身份之中,接受相似的对待,规训出相近的反应来,成为被符号化的弱势、边缘群体。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养儿防老”和“居家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猛烈冲击,社会化养老服务逐渐从一种特殊性需求向普遍性需求转变。然而,不论是养老金的资金缺口和覆盖面不够,还是养老机构床位紧张、护理人员短缺,都说明社会化养老“力不从心”。
“空巢”又“空心”,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社会支持网络的缺失。子女不在身边,养老院不愿意接收,又缺乏老年人活动场所,社会交往进一步压缩,蜗居生活索然无味,“失能老人”在社会网络体系中成为一个孤立的节点,在无形之中被边缘化了。
建构社会支持网络的关键,在于形成政府引导、民间组织运作、社会力量参与和家庭成员支持的社会化养老模式。苏州工业园区湖西社区组建了“爱心餐厅联盟”,一张爱心卡,可以让65岁以上的老人在15家餐厅内享受不同的折扣,解决了老人的就餐难题。由此观之,加强多方合作、扩大社会参与、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有所养”才会从口号变为现实。
面对“失能老人”,他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不是模糊和抽象的群体标签,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只有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才能让“晚开的花”更加烂漫,“陈年的酒”更加醇厚。(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