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如今困扰着未富先老的中国。
最近的多种信息显示,不论是延迟退休还是养老金缺口,似乎都从经济账本的角度来考量着中国式养老。固然对政府来说,养老所需的资金的确是无法绕过去的坎儿,但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独子养老问题,养老并非简单的经济问题。
近日,央视播出了采访“失独者”的节目,节目最后,主持人说:“中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已经持续30余年,它为中国的前行减少了人口爆炸的风险。但是它也为一些家庭增大了生活的风险,失独家庭正是如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几大挑战同时存在,养老、精神疾患、返贫等等,这些个体与家庭曾经为国分忧,国家也到了该为这样的家庭分忧解难的时候。”
央视这则报道的最后落脚点,放在了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上。当年,数以亿计的中国父母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诞下惟一的孩子,将所有希望寄予其身上。然而,近日有统计数字说,现有超过1000万个独生子女家庭遭遇丧子,造成2000万名失独父母。有失独者说,中国的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没有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当他们年老体衰,需要孩子照顾时,不仅孤立无援,甚至连养老院都进不去。他们的后半生,将于何处安放?
失独之痛应得到国家人性化的关怀,比如出台失独家庭的国家补偿政策,建立专项扶助基金,为失独家庭专门建立精神家园活动场所,解决失独家庭老人在经济、精神层面的实际困难等。但在独子养老的时代,要分忧也绝非是单纯经济意义上的。失独家庭除了经济上可能出现的窘迫之外,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孤独与创伤。
其实,不仅仅是失独者,更多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辈,如今都开始面对养老的问题。
对独子时代的父母来说,经济的养老成了其次,关键是老来无依。并不是依靠谁,而是心灵没有慰藉,而心灵的寂寞有时候更容易让人崩溃。到了一定的时候,老人会和这个社会完全脱节,能够起到连接作用的其实就是他们的子女,当失去了子女时,他们会觉得这个社会已经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那种无依感才最要命!
独子时代的父母,不想被人遗忘在尘世的角落。构建一个社会养老的文化与氛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于是,现在他们只能拼命抓住儿女这个绳子。而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成年之后的一些选择,也不得不考虑父母养老所需的心理安慰。
最近我也遇到这样的难题,和女友纠结着是去距离她父母近的城市生活,还是去距离我父母近的城市生活。而有着恋土情节的双方父母,都拼命地想把我们拉到他们一边。
前几天,看到一篇为什么中国缺少“晃荡”的青春的文章。殊不知,独子时代的青春并非个人所拥有,大学毕业之后的青春时代,所做的选择也必须考虑父母的养老,其中也包括对爱情的追求。
于是,在独子时代,一个养老问题就绑缚了整整两代人:上一代人的忧虑,我们这一代的青春。(马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