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户籍化”让公共服务实至名归

时间:2012-07-23 10:06   来源:济南日报

  国务院新闻办7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有关情况。胡祖才在发布会上表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底线”,由政府负最终责任,将来基本公共服务要跟户口、户籍地逐步分离,实际上基本公共服务要成为群众的基本权益。(7月19日中新网)

  本地人、外地人,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几乎所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都因户籍的不同而被区别对待。承载了太多附加功能的户口本,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更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

  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证明公民身份、提供人口资料以及方便社会治安。确立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二元结构”户籍管理体制,曾经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划地而居”的户籍管理日渐成为阻碍人口自由流动的障碍,同时也造成了太多福利待遇的不公。令人痛心的“同命不同价”、屡禁不止的“高考移民”……哪一项不是因为附加了太多功能的户籍而起?外来人口同样为城市发展作贡献,因为出生地的差异而拒绝他们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显然有失社会公平。

  尽管早在1998年7月,国务院就出台了旨在改革“二元结构”户籍体制的户口管理新政策,时至今日户籍改革总体进展依然缓慢,附加于户籍上的各项福利待遇很难被一一剥离。在此背景下,尽管上海、广东等地区曾经尝试户籍改革,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不同地区的公共供给水平差异明显,完全放开户籍管理,有些城市不愿意承受,或是能承受也不愿意让外地人分享。

  如果说全盘改革户籍制度一时难以实现,那么逐渐剥离户籍制度所附加的各项福利,从目前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如果基本公共服务不是依靠户口给予的身份获取,户口的含金量自然会大大降低,如此一来不仅户籍制度改革难度大为减小,也有助于解决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去户籍化”能让公共服务实至名归。(赵志疆)

编辑:许娜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