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两则新闻,很难说他们没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一是7月17日《北京晨报》消息说,私刻医院收费章、为妻子骗取透析治疗400余次的廖丹已将17.2万元透析费全部退赔至北京东城人民法院,法官称,廖丹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最多减少30%以下刑期;二是7月16日红网消息称,湖南长沙杜甫江阁附近,一位病重的老父亲在风雨之中接受儿女为他举行的“活祭”,借以向社会发出求助信息。世故人情,冷暖两天。
一枚私刻的图章,违法却救命。也因为夫妻之情的感天动地,而令法理上的是非成了“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有人说这是法律无情,但法律若是太过多情,大千世界,谁又找不到一些个违法的“特殊情况”?救人是重要的,究责同样是重要的。悲悯,从来不应突破理性的底线。当然,“刻章救妻”事件最大的反思,其实并不在法理层面,而是,假如没有触动人心的爱情桥段,他们,还会被善心从悬崖下打捞上来吗?
没钱透析的,定然不止廖丹一家。但廖丹的幸运,离不开几个特殊的背景:一是在现代婚姻越来越不靠谱儿的年代,我们需要一种不离不弃的精神救赎,廖丹成全了我们;二是廖丹家庭是弱势群体的一个典型样本,住在城市边缘、靠政府低保勉强维持生活且没有医保、生病半年家就被拖垮……凡此种种,有助于公众表达一种生存权的集体忧虑,或者对救助制度的群体反思;三是故事传奇,“4年骗保17万”等细节着实吸引眼球。正因如此,东窗事发后,廖丹一家从“被炒作”中获得了民间慈善的救助。
这种救助的示范意义,一经媒体与舆论的解读,就事实上传递了“语不惊人病不起”的效果。“活祭”病重老父,谁说不是逼到绝路、受到某种启发后的逻辑?当事人说得很明白,来长沙医治,交不起医药费,无法入院,希望通过“活祭”呼吁社会和好心人,寻求更多的帮助。在手中无钱的情况下,践踏道德以博得关注度,还是拼死了去违法牟利——这是一个不难取舍的选择题。然而现实是怪异的,正如有网友发问:为何违法4年的廖丹可以赢得众人之怜悯而获得捐助,偏偏这位当下急需救助的守法老父亲却找不到求生之路?
这是一个看似复杂的命题。道德、法律,人心向背,世情百态,处处悖论,时时纠结。我们要救治廖丹妻子,但私刻公章确实违法;我们对“活祭”病重老父的不以为然,甚至心生厌恶,但他们一家并未戕害公序良俗。救谁不救谁,是个头大的问题。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冷静反思一下,不过是因为情绪化、感性化的民间救助代偿了公共救治的义务,于是法、理、情不分,越感动越被动,越伸手越慌乱。
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炒作,他们也该活得很好。但这个判断需要两个很有底气的前提:一是公共财政要勇于承担大病兜底的责任,譬如新医改能不能考虑为严重疾病开绿灯,严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二是医疗机构去市场化,保证对救济救助不分贵贱,以严苛的刑罚保障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救命的义务。这些虽是老话,却只有尽心尽力抵达,炒作才不至于成为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