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街天桥不该成摆设

时间:2012-05-17 14:26   来源:人民日报

  “天桥处处有,就是没人走”,这种情况在许多城市都存在。说到底,还是城市规划在人性化、便利化方面出了问题

  小区门口,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大马路交错通过。宽阔的十字路口上,车来车往,好不热闹。控制车流的信号灯,分直行、右转、左转三种,十分复杂。在复杂的交通信号灯控制下,行人通过路口,要盯着随时转换的信号灯,小心躲闪左转、右转的拐弯车辆,很不容易。

  过路口,也不是没有替代办法。在路口西侧,不远处就有一座高大的过街天桥,建成有些年头了。可是,行人宁愿“冒险”在道路上穿行,也不愿走天桥。风吹日晒,天桥的护栏已经锈迹斑斑。偌大的天桥,成了摆设。

  行人过街不愿意走天桥,首先是因为天桥的位置不合理。行人通过路口,都想节省时间,可是过街天桥设置的地方,不当不正,离路口至少五六十米。走天桥过路口,一上一下,要多走两三百米,费时费力。其次,天桥本身设计不够人性化。为让车辆能从桥下通过,天桥建造得很高,台阶很多,爬上爬下,年轻人都觉得十分吃力,更不用说老年人了。此外,天桥的数量还是不够用。路口4个方向,天桥只有一座,对需要穿过马路的行人来说,天桥不仅远,而且用不上。

  道路依然拥挤,天桥依然空旷,群众戏称“天桥处处有,就是没人走”,这种情况在许多城市都存在。说到底,还是城市规划在人性化、便利化管理方面出了问题。近年,我国城市发展很快,马路越来越宽、广场越来越大,作为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城市规划师,已经习惯了以“鸟瞰”的方式眺望城市的宏伟气魄和壮丽图景,却忽视了从“人文”的视角关注使用者的切身感受。

  现代化的城市形象不仅在于高楼林立、霓虹炫目,更在于是否具有以人为本的交通体系。就过街天桥来说,建桥前,有关部门就应当周密调研,精心规划,充分征求附近群众的意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需求,使天桥建设有充分的民意基础,随后再根据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设计。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注重细节设计,在保证合理的坡度、阶梯高度的基础上,尽可能配套建设电动扶梯、非机动车推行坡道等便利设施,最大程度减少行人不必要的体力支出。如果走过街天桥,既安全又省事,行人怎能不接受?

  小细节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城市品位,更体现了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一座真正宜居的城市,不仅要有宽阔的马路、宏伟的广场,更要有方便民众生活的临街门店、方便行人通行的过街天桥。只有从“人”,也就是城市居住者的角度去管理和规划一个城市,才能真正增强城市的宜居性。作为城市管理者,不要因一些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细节,让城市在百姓心中失去了更重要的人文情怀。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